第118頁(第1/2 頁)
那一次的奏案遭到了恭親王的強烈反對,以&ldo;喪心病狂&rdo;來抨擊德泰。
其實朝中上下都非常清楚,德泰是沒有膽量提出這種主張的,最想修園的是慈禧本人。
在恭親王的強烈反對下,德泰被革職,貴祥被發配到黑龍江為奴。
慈禧礙於恭親王在朝中的威信,只好作罷。
此次同治再次提出重修圓明園,聖旨一出,馬上遭到包括師傅李鴻藻在內的大臣反對,朝臣均以軍需增大、無錢為理由,大有不奉聖旨之意。
要不到錢,圓明園就無從修起,尤其以恭親王為代表的大臣,多次以戶部銀庫空虛為由,對同治的聖旨置之不理,讓發出去的聖旨根本無法執行。
同治想到了對外貿易的洋稅,希望可以從中抽取一些銀兩,戶部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並呈上了口氣強硬的回奏,奏摺當中清楚地告訴同治,現在的錢實在周轉不開,所得的一點&ldo;洋稅&rdo;,由於財政緊張,不僅要充作軍需,而且還要從中抽出四成建設海軍。
同治碰了軟釘子,心裡自然悶悶不樂。
阿魯特氏雖然覺得應以國家為重,不要為了一味討好母后而犧牲國家利益,卻又不敢開口。
一旦慈禧得知,自己豈不是又罪加一等?不久,慈禧太后四十大壽,京官均有賞賜,惟獨同治的師傅李鴻藻卻只得到一幅匾額,上有同治親筆書法:&ldo;錫類延齡&rdo;。
阿魯特氏是何等聰明之人,她馬上猜到同治對李鴻藻心生怨氣,同治無非在暗示:人人都有母親,盡孝天經地義,凡勸自己不要重修圓明園者,都是孝心不夠之人。
朝廷上下雖然議論紛紛,但是同治重修圓明園的決心並未因此動搖。
阿魯特氏隱隱約約覺得皇帝和大臣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地要到來了。
果然,戶部在恭親王的授意下,一直都不願意動用公款來修圓明園,同治就想到了捐納。
但是聖旨下達很長時間,也不過寥寥十幾萬兩銀子,而此間大臣反對修園的奏章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為什麼同治如此強硬?阿魯特氏已經感到同治的良苦用心,皇帝希望慈禧能長期住進圓明園離紫禁城遠一點,能多給皇后一點權力,多給自己一點自由……可憐的皇帝,那些王公大臣又怎能瞭解皇帝內心的苦,阿魯特氏不禁潸然淚下。
由於修圓明園受阻,同治的情緒一下子低落了下來,阿魯特氏甚至從身邊侍者口裡聽到了更糟糕的訊息:皇帝打著督修圓明園的旗號,經常到民間遊玩,結果園子沒有修起來,功課政事都荒廢了,&ldo;每月到書房不過數次,且時刻匆促&rdo;。
皇帝師傅李鴻藻情急之下,上了個奏摺,希望同治&ldo;每日辦事之後,仍到書房……取從前已讀已講之書,逐日溫習,以思其理;未讀未講之書,從容考究……勤求法制,屏無益之遊觀;軫念時艱,省無名之興作。
&rdo;要皇上不要作&ldo;無益之遊觀&rdo;。
更令阿魯特氏震驚的是:一個叫做王慶祺的侍從,為了自己得寵,甚至引誘同治訪問花街柳巷。
堂堂一國之君,居然頹廢到眠花臥柳,阿魯特氏不禁悲從心生,她身為皇后不能調節好皇帝同后妃的關係就是最大的失職……情急之下,阿魯特氏顧不得此前種種顧慮,她要設法把皇帝的心給收回來。
怎奈同治到承乾宮的機會本來就來得不多,而且現在的同治也早已不是新婚時的模樣,親政一年多來,他開始越來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似乎認為惟有如此才有天子的威儀,甚至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