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被迫退位(2)new
她當然聽說良弼的死和袁世凱有關,此時她已經顧不上皇太后的尊嚴,對袁世凱手下幹將梁士詒、趙秉鈞哭著說:&ldo;你們回去好好對袁世凱說,務必保全我們母子兩人的性命。&rdo;現在,她除了拉攏袁世凱,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為了讓袁世凱不背叛清朝廷,她立刻宣佈封袁世凱為一等侯爵,袁世凱馬上就要當民國總統,清朝的任何封賞對他來說都已經是包袱,他堅決不接受,一連四次上奏請辭。
但是,隆裕對袁世凱依舊抱著一絲希望,無論袁世凱如何請辭,她堅決不允。
袁世凱早已不把這個太后放在眼裡了,他的目標是當民國總統……一個即將滅亡的王朝侯爵對他來說已沒有任何吸引力。
大勢已去的隆裕再如何拉攏,也不能留住袁世凱的心了。
在清朝王公的建議下,隆裕向袁世凱提出保留君主政體,也就是允許君主存在,但君主不幹預政治。
結果這個折中的辦法都沒有得到革命黨和袁世凱的同意。
走投無路的隆裕只好做出了皇帝退位的選擇。
在正式退位之前,隆裕還授權袁世凱與革命黨進行談判,希望革命黨能網開一面,優待清朝的遺老遺少。
談判的最後結果包括兩份檔案:第一份檔案列舉滿蒙回藏各族待遇條件,第二份檔案列舉了清帝退位後的優待條件和此後清皇族的優待條件。
隆裕流著淚讀完退位檔案,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保留&ldo;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rdo;十字;第二,不提&ldo;遜位&rdo;兩字;第三,宮禁和頤和園可以隨時居住。
隆裕的這三點要求,其實是想為將來滿族東山再起留下後路。
只可惜,尊號&ldo;相承不替&rdo;,不等於清朝皇帝真的就可以永遠保留;不提遜位,也不意味著還能夠繼續統治中國。
清王朝的衰落並非一朝一夕,隆裕最後的要求也挽救不了清王朝的命運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召開了她一生中最後一次御前會議,宣讀了宣統皇帝退位詔書。
退位詔書以宣統皇帝的名義擬出:&ldo;朕欽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
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佈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l;中華民國&r;,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rdo;退位詔書寫得雖然冠冕堂皇,而隆裕又哪裡是心甘情願地&ldo;退處寬閒,優遊歲月&rdo;呢?詔書讀至一半,隆裕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百感交集,萬劍穿心,王公大臣亦嗚咽不已。
清王朝200餘年的統治宣告結束。
只是隆裕萬萬沒有想到,清王朝竟然亡在自己的手裡,兩面三刀的袁世凱竟然成為&l;中華民國&r;的大總統……共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