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波爾多七點)(第1/2 頁)
詩曰:
勇悍劉唐命運乖,靈官殿裡夜徘徊。
偶逢巡邏遭羈縛,遂使英雄困草萊。
鹵莽雷橫應墮計,仁慈晁蓋獨憐才。
生辰綱貢諸珍貝,總被斯人送將來。
話說當時雷橫來到靈官殿上,見了這條大漢睡在供桌上,眾土兵向前,把條索子綁了,捉離靈官殿來。天色卻早是五更時分。雷橫道:“我們且押這廝去晁保正莊上,討些點心吃了,卻解去縣裡取問。”一行眾人卻都奔這保正莊上來。
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鄆城縣管下東門外有兩個村坊,一個東溪村,一個西溪村,只隔著一條大溪。當初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裡,無可奈何。忽一日,有個僧人經過,村中人備細說知此事。僧人指個去處,教用青石鑿個寶塔,放於所在,鎮住溪邊。其時西溪村的鬼,都趕過東溪村來。那時晁蓋得知了大怒,從溪裡走將過去,把青石寶塔獨自奪了過來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皆稱他做托塔天王。晁蓋獨霸在那村坊,江湖上都聞他名字。
卻早雷橫並土兵押著那漢,來到莊前敲門。莊裡莊客聞知,報與保正。此時晁蓋未起,聽得報是雷都頭到來,慌忙叫開門。莊客開得莊門,眾土兵先把那漢子吊在門房裡。雷橫自引了十數個為頭的人,到草堂上坐下。晁蓋起來接待,動問道:“都頭有甚公幹到這裡?”雷橫答道:“奉知縣相公鈞旨,著我與朱仝兩個引了部下土兵,分投下鄉村各處巡捕賊盜。因走得力乏,欲得少歇,徑投貴莊暫息。有驚保正安寢。”晁蓋道:“這個何礙。”一面教莊客安排酒食管待,先把湯來吃。晁蓋動問道:“敝村曾拿得個把小賊麼?”雷橫道:“卻才前面是靈官殿上,有個大漢睡著在那裡。我看那廝不是良善君子,以定是醉了,就便睡著。我們把索子縛綁了。本待便解去縣裡見官,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後父母官問時,保正也好答應。見今吊在貴莊門房裡。”晁蓋聽了,記在心,稱謝道:“多虧都頭見報。”少刻莊客捧出盤饌酒食。晁蓋喝道:“此間不好說話,不如去後廳軒下少坐。”便叫莊客裡面點起燈燭,請都頭到裡面酌杯。晁蓋坐了主位,雷橫坐了客席。兩個坐定,莊客鋪下果品案酒,菜蔬盤饌。莊客一面篩酒,晁蓋又叫置酒與土兵眾人吃。莊客請眾人,都引去廊下客位裡管待。大盤酒肉,只管教眾人吃。
晁蓋一頭相待雷橫吃酒,一面自肚裡尋思:“村中有甚小賊吃他拿了,我且自去看是誰?”相陪吃了五七杯酒,便叫家裡一個主管出來,“陪奉都頭坐一坐,我去淨了手便來。”那主管陪侍著雷橫吃酒。晁蓋卻去裡面拿了個燈籠,徑來門樓下看時,土兵都去吃酒,沒一個在外面。晁蓋便問看門的莊客:“都頭拿的賊吊在那裡?”莊客道:“在門房裡關著。”晁蓋去推開門,打一看時,只見高高吊起那漢子在裡面,露出一身黑肉,下面抓紮起兩條黑魆魆毛腿,赤著一雙腳。晁蓋把燈照那人臉時,紫黑闊臉,鬢邊一搭硃砂記,上面生一片黑黃毛。晁蓋便問道:“漢子,你是那裡人?我村中不曾見有你。”那漢道:“小人是遠鄉客人,來這裡投奔一個人,卻把我來拿做賊,我須有分辨處。”晁蓋道:“你來我這村中投奔誰?”那漢道:“我來這村裡投奔一個好漢。”晁蓋道:“這好漢叫做甚麼?”那漢道:“他喚做晁保正。”晁蓋道:“你卻尋他有甚勾當?”那漢道:“他是天下聞名的義士好漢,如今我有一套富貴來與他說知,因此而來。”晁蓋道:“你且住,只我便是晁保正。卻要我救你,你只認我做孃舅之親。少刻我送雷都頭那人出來時,你便叫我做阿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