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接下來是練習曲二十五之六。從徐徐窺探般的陰鬱旋律開始。這也是難度完全不下於十之一的難曲,右手的三度顫音,半音階及全音階不絕地反覆上升下降。
卡卡里洛夫的用意似乎也是想藉此來展現技巧。右手忙不迭地在三度間持續彈動,但掌握整體脈流的其實是左手。右手刻劃旋律,左手錶現音樂性。因此於左手絕不能只是單調地動作,移位也不光是往下而已,而是邊鼓起邊往下跑。
內斂的熱情全面湧出,以翻騰之姿展現高漲的激情,逐漸加速節拍,右手展開超高速的顫音。
楊的心中又再度生起之前那種奇妙的感覺。卡卡里洛夫和自己的音樂性到底差在哪兒呢?‐‐還沒得出結論,旋律慢慢減速,然後停止。
卡卡里洛夫兩手垂下,輕吐一口氣。
技術性漂亮得沒話說。這裡也找不到任何可稱為失誤之處,只不過硬要吹毛求疵的話,就是最後有點速度不夠吧?要將技術面展現到最極致的話,這首曲子最好在一分鐘內彈完。
第三首,夜曲第八號。
倚在窗邊仰望夜空思慕著愛人,此情此景浮現腦海。左手跳躍地進行大範圍分散和絃的伴奏,右手彈出甜美的旋律。
這首是蕭邦唯一以輪旋曲形式譜寫出的夜曲,兩個主題互動重複三次。優美的主部與熱情奔放的中間部呈絕妙對比,以此構成甜美卻感傷的曲想。
不過,並非只是重複主題,而是每一次都會逐漸高揚,因此能不單調而流暢地進行下去。
大量運用半音階,如流水般的和聲。
卡卡里洛夫的表情已完全褪去緊張了,陶陶然於自己編織出的旋律中,閉目而輕輕搖擺著頭。
中間部雖然也是由降a大調開始,但靜與動依然纏繞著。
突然激起熱情,甚至令人切切感受到憤怒。
楊猛然一驚。自己從未彈出如此的情緒。表現得昂揚是應該的,但總是剋制自己不要衝過頭了。然而,卡卡里洛夫似乎放開所有壓抑,讓情感恣意奔流。這就是激情吧,可看到他那張稚氣的娃娃臉,實在難以想像竟然表達得出來。
動與靜的相互爭執,在不安定和聲的搭配下,漸次昂揚上去。
帶著憂傷的轉調。開始吟唱以三度和六度的重音所形成的另一個主題。轉調後情緒更激昂,音量也更高。
在這第十八小節,卡卡里洛夫的手指讓音程擴大到八度音。見他表情即刻緊繃,顯然要拼命鉗制住連續擴散開來的音符。
加進非和絃音的即興式過渡樂節。即便持續踩踏板,高音也全未變濁,反而光華燦爛,簡直將當時製作出來的鋼琴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刻,蕭邦隨著鋼琴製作技術的提升而在作曲上精益求精的身影,躍然眼前。
接著曲子進入尾聲。湧現的主題並非為了再現最初的主題而重返,而是連續的極強音讓激昂持續好一陣子。
然後,暫且沉靜下來。
在甜美的喜悅與酸楚的憂傷交相重複中,未久即進入夢鄉似地結束曲子。
卡卡里洛夫再次垂下雙手,小小休息了一下。
至此,楊終於體認到自己和卡卡里洛夫在演奏技巧上的不同。一言以蔽之,卡卡里洛夫的演奏是典型的俄羅斯式浪漫主義。
當然,蕭邦是浪漫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在詮譯浪漫派這點上,兩人並無太大差別。歐洲的鋼琴教育,就是承襲於十九世紀已發展成熟的浪漫主義,楊本身也是一直被這麼教育的。
然而,俄羅斯式的浪漫主義,是在推翻帝政後的政治體制下,在社會面、地理面都被隔絕的俄羅斯所獨特發展出來的。加上浪漫主義本身也很符合俄羅斯人的氣質,有時候便會顯得過於情緒化。而且,位居俄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