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科技大發展(第2/2 頁)
的大鐵礦就有十幾座。
如今這些產業全部歸了吳三桂和遼西軍。他們沒有朝廷糧餉,全靠這些產業養兵。
吳三桂大力發展冶金業,他周圍都是蒙古和女真部落,一口鐵鍋就能換匹馬,簡直賺翻了。
短短几年之內,遼東的鋼鐵產量翻番,其中最大的鞍山鐵礦,年產高達30萬斤!
鋼鐵產量上去了,各種鋼鐵製品立刻充盈市場,豐富起來。
原本在許多偏遠地區,農人勞動還要依靠竹刀、木刀、石刀、蚌器、骨器等。短短數年時間,物美價廉的鐵器充盈市場,農具基本金屬化了。
之前大眾佃戶,沒有自己的犁具,想要耕地還要租牛行或地主家的。如今犁具便宜了,眾多佃戶客戶紛紛購買自己的犁具。
除了農具,生活器具也開始全面金屬化。
過去普通人家,鐵盆鐵勺都是不敢想象的,如今不僅鐵盆鐵勺便宜,還出現了銅盆鋁盆,鐵爐子鐵水壺更是大量普及。
要說最有創造性的,還是遼東出現了鋼製的車軲轆。
之前的車軲轆都是硬木的,有些還是實心的,不僅粗大笨重,而且容易損壞。
鋼製車軲轆一體鑄造,大多采用六根發條,不僅輕便結實,而且抗損耐磨。
有了鋼製車軲轆,李建安率先發明出蹬地腳踏車。
腳踏車結構很簡單,就是兩個軲轆,帶一個車架。因為軸承需要精密零部件,成本太高,所以動力方式採用腳蹬地推進。
李建業辭去公職,創立李氏機械公司。他們兄弟將腳踏車註冊專利,很快就展開大規模生產。
李二叔身體還結實,擔任技術總監。
李氏腳踏車一經推出,立刻風靡華北平原。
之前老百姓往來縣城,步行往往需要一天時間,想要帶點貨物,不是扁擔就是小推車,累個半死。
如今有了腳踏車,不僅速度快了,而且輕便省勁,簡直太方便了。
腳踏車對比騾馬優勢也很大,馬匹需要飼料,還要人看管餵養,成本太高了。
腳踏車只要放進屋裡就行,使用成本就是一雙釘鞋,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
出行方便了,經濟也就活躍了,文化也就發展了。
大明朝改革新氣象,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大有盛世來臨的苗頭。
就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時候,外東北卻出事了。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