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事。如果在激憤之下,還簡單些。可陳文強偏偏給他們增加了心理障礙,一個毫無反抗能力的昏昏沉沉的老朽,就這麼下手確實不太容易。
“這本來就是個考驗。”蔡元培搖了搖頭,說道:“所以才沒先給手槍。”
“爭論了半天,估計有人在偷看著笑話咱們呢!”楊篤生輕輕嘆了口氣,擺了擺手,說道:“就這麼下手,倒顯得咱們不夠老練。我看,就照自新的意思,把他弄醒,搞份認罪書,再發表到報紙上,以警告其他賣國賊。”
“好吧,就麼辦。”蔡元培稍顯無奈地表示同意。
……………
書生啊,雖因激憤而有殺身成仁的勇氣,但還是不適合做一個殺手啊!陳文強放輕腳步,從偏殿走出,對著遠處的黃浦江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殺不殺王之春並不重要,除了之前在廣西任上的賣國舉動,“聯俄抗日”才是真正觸動了革命者的殺機。
兩個強盜在自己家裡為03
財物而打架,又有哪個是好東西?日俄紛爭,日俄戰爭,就是這樣一種情形。王之春的“聯俄拒日”固然不對,革命黨人“親日抗俄”又有什麼高明?
但中國生存於這“紅白兩大帝國”間,戰戰兢兢,顧影吞聲,非此即彼,也實在沒有好的辦法。向兩大侵略者宣戰,那是不可能的瘋狂之舉,與慈禧當年向八國宣戰差不多是一樣的結果。
實力決定一切啊,不僅僅是個人、團體,更有國家。弱了就捱打,弱了就無話語權,弱了就要受屈辱。
…………。。
第三十七章 無題
日俄戰爭的結果是一個強盜打敗了另一個強盜,日本強盜在中國東北擴張了勢力,俄國強盜則減緩了遠東的侵略步伐,兩個強盜以握手言和而告終。受害者呢,除了戰爭留下的滿目瘡痍,什麼也沒得到。
從歷史上看,日本打贏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傷害更大。不僅日本舉國上下都認為在東北的利益是靠著日本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絕不能輕易放棄,更隨著軍國主義的盛行,把東北當成了侵略中國的基地和跳板。
可惜呀,滿清這具殭屍還在苟延殘喘,眾多的革命者雖心憂國家,有激情,有血性,但在道路的選擇和行動的方式上,卻並不令人感到滿意。甚至在革命立論上已經走了極端,胡亂批判,胡亂樹敵。
比如在東京開始的論戰,雖然只是剛剛開始,但從鄒容的信中,陳文強卻有些驚訝地看到了這樣一種觀點,而且是眾多革命黨人眼中的北辰所說的。
“……於光復之前而言實業救國,言立憲救國,則所救為非我之國,所圖乃他族之強……”儘管陳文強在東京與北辰進行過暢談,也聽到一些北辰類似的觀點,但卻沒有這麼明確,這麼偏激,這麼狹隘。
將立憲救國、實業救國的人士一杆子全打翻,陳文強覺得很不可思議,何況他也是其中之一呢!當然,此番出格言論可能多出於“民族義憤”,是立場、態度、感情問題而非理性認識上的問題。但若以此等“共識”打造成熟、理性、對國家未來敢於負責的優秀革命黨,則無可期待。
是加入、引導,還是漸行漸遠,陳文強對此很費思量。被狂熱情緒所左右的革命者,能接受自己這番在他們看來過於冷靜,也過於保守的革命方略嗎?
坐在石階上,陳文強想得如此出神,直到蔡元培和楊篤生走到近前,他才恍然覺察。
“文強老弟,你這份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