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運十總裝廠(第1/2 頁)
1984年5月21日,濱州,沙河飛機修造廠
港島的事情告一段落,王躍便馬不停蹄返回了濱州,正好趕上了沙河飛機修造廠的運十總裝廠投產,雖然之前這裡也承接過運十3號機的維護任務,可並不具備總裝大型客機的生產能力,現在好了,伴隨著一批批大型裝置安裝完成,運十總裝廠也總算是具備了總裝大型客機的生產能力。
別看這只是第一期工程,可現在的總裝生產能力已經完全超越了魔都飛機制造廠,在全世界或許不好說,可在亞洲已經是絕對的第一了,嗯,是除了聯盟之外的亞洲第一,咱們自己的大飛機事業總算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老爺子,咱們的大型水壓機還沒有投入使用,會不會對飛機質量有所影響?”王躍看著已經安放主樑的飛機,不禁一陣陣擔心,畢竟對大型客機而言質量是重中之重,如果像麥道一樣把口碑做爛了可就不好了。
“運十b的主樑長度比運十A短了不少,使用濱州造船廠的萬噸水壓機完全可以加工,為了保證質量,目前使用的主樑都是委託聯盟加工的,質量比波音和空客的都好,你小子就放心吧。”馬奉山的眼神中滿滿的都是欣慰,他從來都沒有想過運十客機可以得到現在這樣的支援,要什麼有什麼,要多少經費有多少經費,如果之前就有這樣的支援,運十在七十年代就能量產。
“這麼短的時間,風洞資料什麼的完整嗎?這個和戰鬥機不一樣,僅靠模擬風洞資料可不行,強行上馬的風險還是太大了。”王躍有些拿不準地詢問,前幾天梟龍戰鬥機就出了問題,在和空中自衛隊的F2戰鬥機對抗後發現部分桁架發生了金屬疲勞現象,很顯然是強行上馬的後遺症,逼得試飛院不得不連續加班,補充試飛資料,同時還要研究使用新材料升級正在生產的梟龍b戰鬥機。
當然了,問題也不是很大,只要飛行員能夠嚴格按照飛行指導來駕駛飛機就沒有問題,這事兒吧說白了還是飛行員太相信飛機的效能,做出了遠超機體承載極限的動作導致的。
“這個沒有問題,縮短版的運十客機本來就有技術儲備,在使用超級計算機模擬風洞測試的同時,補充不多的一部分資料就可以了。”馬奉山信心滿滿地說道,別看這麼多年運十專案看似推進緩慢,可他們這些人卻是一刻都沒有閒著,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就包括給運十換裝斯貝512發動機。
“靜力測試這些就不用做了嗎?”王躍還是有些擔心。
“不用,絕大多數資料都使用1號機測試過了,只是縮短機體,沒有那麼複雜,再說我們不是也說好了嗎,前期還是以貨運為主,以便積累資料,邊造邊改。”馬奉山笑了笑,其實他也很好奇,王躍給他們搞來的全系列模擬軟體已然是超越了他的認知,超級計算機的算力也超乎想象,這才給了他絕對的信心,不然僅僅短版運十的資料計算就要花上幾年時間。
“我已經聯合航空那邊抽調了最有戰鬥力的飛行和地勤團隊,一旦新飛機下線就展開高密度飛行,迅速完善資料。”王躍點了點頭,他手裡有波音的部分設計方案,其中就有使用斯貝512同級別發動機的設計方案和資料,不然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允許馬老這麼玩的,不過也不可否認運十團隊是很牛的,他們搞出的方案卻是和波音的技術方案高度吻合。
“那樣是再好不過的了,F14戰鬥機和幻影4000戰鬥機上有很多新材料和新技術都可以一點點使用在咱們的運十客機上,持續積累飛行資料是必不可少的。”馬奉山忙不迭的點頭稱是,目前運十團隊的目標就是透過使用新材料和新設計逐漸將斯貝512發動機用在運十A客機上邊,最終合併這兩個機型,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工程,也不排除還需要繼續修改。
“使用新材料新技術一定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