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糾結於掙扎(第1/2 頁)
“回稟汪相,下官已在臨安城內各處探查,令郎失蹤之地,乃是城中街市一片,此地所居,多為各地而來的商販,且人數眾多,三教九流,皆有往來。”
“我們的人遍尋街市巷弄,卻未尋到公子蹤跡,只是……”
“只是什麼?”
“下官也是猜測,這街市之中,雖是城中繁華之地,可前不久,前不久卻剛剛鬧出過一些事。那時,街市之中,各家商販閉門歇業,對議和一事,亦是心存怨懟,玉可少爺此時失蹤,是否與議和鬧事一事有關?”
正堂之中,大理寺少卿瞿白剛將自己的猜疑說出,原本還喝著茶的汪伯彥,這會兒卻是放下了茶盞,然後,他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是端陽第二日晨起時,掛在我府宅門口的。”
瞿白小心接過,仔細驗看,這才明白,為何汪相不將此事上報官府,卻只是求到大理寺處,要他們暗中相助。
“為議和一事,城中百姓已鬧過了一回,端陽夜,犬子被綁,卻又是因此事而起,此時若上報官府,定然會招來非議。”
汪伯彥起身,來到瞿白身邊,頗為慎重的說道:“議和,乃是聖意,亦是興國安邦之根本,絕非兒戲。這些人所為,不過是想用吾兒的性命做要挾罷了,我豈能讓他們如願?!”
汪伯彥說的是義正嚴辭,瞿白等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此時若將汪玉可被綁一事捅出,世人怕是隻會揪著議和一事大做文章,到那時,汪相不管如何行事,恐怕都是進退兩難啊。
“相爺安心,此事,我等當盡心竭力,定不會負您所託!”
送走了大理寺的幾人,汪伯彥又忙不迭的趕到了後院。
老太太屋中,臥榻之上,從前神采奕奕,整日樂呵呵的汪家老太太,此時已是形容憔悴的不成了樣子,都說哀莫大於心死,從她聽到自己兒子親口說出他無能一保之時,她便已明白,汪家自此,怕是要走上條不歸路了。
一家老小的生死,固然重要,汪伯彥又何嘗不想安穩度日呢,可,踏入了官場,步入了那朝堂,安穩二字,便已是奢望了。
入朝為官多年,他怎會不知逢君之惡的兇險,張湯之輩,是他的前車,他又怎會不知其下場!
然,天下之根本,原就在聖上手中,君心聖意,才是國之根本!
自古以來,哪一朝新政,能一開始便順心民意?
百姓最在意的,難道不是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嗎?此時他們不知議和的好處,一心只道收復山河失地,剿滅金人,卻不知連年戰事,以使國庫空匱,僅每日的軍需、軍糧,便已是天數,這仗若再打下去,但凡此時降下天災來,朝中入不敷出,無力支援,到了那時,百姓又會怎樣說?
一聲長嘆,自屋中傳來,汪伯彥拭去眼角淚水,看著自己的母親,終是軟下了心腸。
“孩兒不孝,才惹您這樣的生氣,您放心,玉可定然會安然歸來的。”
錦繡面的被褥上,一雙枯槁的手卻只是緊握著一個小小的醜娃,是怎樣都不肯放手。
汪伯彥知曉母親心意,吩咐了老太太屋中的丫鬟後,便獨自一人,拖沓著步子,來到了祠堂之中。
搖曳的燭火,將他臉上的溝壑映照的更加明顯,他步履沉重的取了三支香,待到香火點燃之時,他卻只是敬上了香火,然後便一人走到了祠堂邊的一塊小木牌前,仔細的端詳了起來。
“其實原來在家中,我奶奶最疼愛的,卻不是我這個小孫兒。”
簡陋的柴房之中,汪玉可吃著那漢子端來的飯食,卻是開啟了話匣子,聊起了自己家中的過往。
“我大哥,汪玉明,也只有他,才能配得上謙謙君子風範,臨危不懼強軍的誇讚!當初東京城變,若沒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