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2/2 頁)
尤其是不論什麼糧種,即便有現成的研究資料和資料,想要改良並達到推廣條件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雖然良種培育短時間內無法出成果,他卻也不能什麼事都不做。
林知言抽空去過幾回農科院,跟那邊的研究人員進行過不少交流。
尤其是兩年前,他還在農學院那邊遇到了湘省過來進行學術培訓的大德魯伊,跟對方也有過糧食育種方面的交談。
當時才年僅二十六歲的大德魯伊,已經在種植試驗田的時候意外發現了特殊性狀的稻子,並進行了試種,發現雜交育種可以大幅度提升稻子產量。
只是對方的研究也才剛剛開始,雖然已經開展了一系列雜交實驗,可想要短時間內培育出足夠的稻種,再推廣到全國,並不現實。
在瞻仰了大德魯伊的真人後,林知言就跟農科院那邊的研究人員說起過,在遇到乾旱的時候,除了可以大規模種植紅薯土豆等糧食作物,還可以大量種植苜宿。
雖然苜宿常被當作畜牧的飼草飼料,人也是可以吃的。
苜宿耐寒抗旱,不僅可以改良貧瘠的土壤,而且對土地的要求也不高。
不論是在房前屋後,荒原山野,還是鹽鹼地上,都可以種植,且一年四季氣候變換都不影響生長。
在乾旱非常嚴重,糧食作物無法收穫的時候,倒是可以多種些苜宿,總歸可以填填肚子,不會叫人活活餓死。
不知道是不是接受了林知言的提議,在今年入冬以後,發現北方多個省市極少下雪,甚至有地方連一場雪都沒下的時候,擔心會出現嚴重乾旱的農科院那邊就開始準備了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