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太陽金字塔坐東朝西,正面有數萬級臺階直通頂部。塔基長225米,寬222米,高66米,共5層,體積達100萬立方米。同埃及金字塔一樣,太陽金字塔基本上呈四方形,而且也正好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的四方,也都是呈&ot;金字式&ot;的等邊三角形,底邊和塔高之比,恰好也等於圓周與半徑之比。
每年的5月19日中午和7月25日中午,當你登上太陽金字塔的頂部時,太陽就會在你的頭頂上。每年的這兩天中午,金字塔的西面都會準確地朝向日落的位置。這是&ot;偶然&ot;還是&ot;巧合&ot;呢?
另一個看上去同樣是經過了精心設計但卻更加奇特的效果,則在春、秋時節(3月20日;9月22日)出現。每到這兩天,陽光從南往北移動。在中午時總會造成如下現象:金字塔西面的最下一層會出現一道筆直的逐漸擴充套件的陰影。從完全的陰暗到陽光朗照,所花的時間不多不少總是666秒。
無疑,在我們對太陽金字塔的種種可能的用途進行推測時,其中的一種用途似乎是可以確定的,即,它是馬雅人&ot;永恆的時鐘&ot;,它總會在每年春、秋分來臨之際提醒馬雅人對時間流逝和計量的關注,並在必要時對制訂的曆法加以修正。同時,太陽金字塔還告訴我們,泰奧提華坎的建造者擁有豐富的天文學和測量學知識,並將其應用在太陽金字塔的修造上,制訂了精確人微的方位,使之具備了準確無誤地預報春、秋分的功能。
這樣的規劃和運作即便在今天也是難以完成的。但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幾千年歲月的流逝也投能摧殘的太陽金字塔,卻在二十世紀初葉的一場浩劫中慘遭重創--李奧被度&iddot;巴特雷斯,這個自溺的古蹟修復專家,粗暴地翻修了太陽金字塔的整個外殼,讓我們對這座神秘建築物的原始功能無從進一步瞭解。不僅如此,巴特雷斯還挖掉了金字塔北面、東面和南面的外層石塊、灰泥和石膏,深度達到20多英尺。這種破壞造成的惡果是觸目驚心的:每當天降大雨,塔底的泥磚就消溶在雨水之中並隨水流走,大量的土石流定,致使整座金字塔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即便當局在後來進行了一些相關的補救措施,使土石流失得到了暫時的遏止,但這座宏偉壯觀的金字塔卻早已面目全非,再難恢復昔日逼人的景象。
巴特雷斯的野蠻行為,犯下了不可原諒的罪過。深得20多英尺的外層石塊、灰泥和石膏被挖走後,我們從此將無緣得知金字塔外殼上的古代雕刻品、碑銘、浮雕和大量其他文物所蘊含的各種豐富資訊。但僅此並非巴特雷斯所犯下的野蠻罪行所造成的最嚴重後果。有足夠的證據告訴我們,太陽金字塔在建造的時候,其建造者便已將珍貴的科學資料保藏在了金字塔最關鍵的所在。相關的證據,學者們已難從儲存完整的西面找到了(這正是春、秋分顯現的一面,至今仍清晰可見)。然而,正是因為所謂的古蹟翻修專家巴特雷斯&ot;煥然一新&ot;的翻修,我們再也無法從其他三面獲取任何類似的資訊,事實上,無論就形狀還是規模而言,太陽金字塔都已今非昔比,而我們的後世子孫同樣也永無可能探知,泰奧提華坎這座神秘的古城,曾經試圖向後人傳達的究竟是何種重大訊息。
■相同的巧合
任何一本教科書都告訴我們,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archides)是第一個計算出兀的正確數值為314的人。學者們認為,在美洲,人們知道兀值則是在十六世紀歐洲人抵達之後。因此,當埃及吉薩地區的大金字塔和墨西哥泰奧提華坎古城的太陽金字塔在設計上都和兀值&ot;巧合&ot;時,確實令他們深感驚訝。更為&ot;偶然&ot;的&ot;巧合&ot;便是,這兩座金字塔在兀數值的方式上竟然非常相似:這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