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聽說讀寫(第2/2 頁)
飯閉,林小晨問起:自己覺得提升這件事,真的有些迷茫。
前一段的培訓,他也參加了執行力的培訓。
老師詳細的講解了執行力的重要性和提升方法。
透過生動的案例和互動環節,他深刻地認識到:執行力的關鍵在於行動。
老師鼓勵大家要勇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敢於面對挑戰,積極主動地去執行任務。
當時,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樣,熱情和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可是,他覺得,培訓後的自己,也和大多數人一樣,三分鐘熱血。過後,該咋樣咋樣。
林小米沉思良久,給他講了在研究生學習的時候,導師王宣講過的一個故事:
一個叫克里斯的年輕人,失業了,多次應聘失敗。這天,他好不容易有個面試。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遭遇了倒黴的事件,形象不好,衣服破了,為了能夠趕上面試的最後一個機會,他還是來到了面試現場。
已經等了一會的面試官,沒好氣地說:“如果有個傢伙連襯衫都沒穿,就跑來面試,你會怎麼想?如果我最後還僱了這個人,你會怎麼想?”
場面極度尷尬,但克里斯卻用一句話挽回了局面。
只見他雙手一攤,聳了聳肩說:“那他穿的褲子一定十分考究。”
此話一說,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克里斯也被順利錄用。
這是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的經典情節,也被無數職場人奉為教科書級別的面試參考。
這個故事,折射到心理學中,就是“個人構念論” :即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認知結構,就是個人構念,這些構念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應對方式。
就像是我們內心的濾鏡,透過它篩選和解釋周圍的資訊。
每個人的構念都是基於自身的經驗、價值觀和信念形成的,影響著人們的感知、思考、情感和行為。
例如,一個人可能認為誠實是最重要的品質,而另一個人可能更看重靈活性。
這種差異會導致他們在面對相同情況時做出不同的選擇。
此外,個人構念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隨著新的經驗和學習而不斷調整和發展。
當我們遇到與現有構念不符的資訊時,我們可能會感到困惑或不安,但這也是我們成長和改變的機會。
面試,恰恰是對一個人的認知最集中、最快速的瞭解方式。
那麼,這個案例,可以擴充套件到工作中,就是面對問題和特殊情境時,你是沉穩的,還是靈動的,是有創造力的,還是墨守成規的,都在你的第一反應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學習和提升,則是一個人長期行為的反應。
據林小米所知,金安集團的律師團隊,都是精英級的人物。林曉晨過去,好好幹,假以時日,只有提升和向上的份。
而且金安集團也與幾個大律所,有著業務的關聯,這樣的內外對接學習,對林小晨來說非常關鍵。
不要小看這種大集團的魅力,他最能帶來的是你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能對接到各種各樣的業務,難道不是很好的成長和鍛鍊的機會嗎?
林小米的一番話,一語點醒夢中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