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第2/3 頁)
在爭權奪利,在朝中常與太子證議相悖……等等!他二人政事不合,太子對西厥深惡,誠王勢必與太子做對。
只怕是,通敵了。容桓立時起身,心裡已是上下幾番心思翻轉,他英國公府如何也不能做那通敵叛國的罪。
容桓一張臉陰沉,把那見了他相貌氣度而蠢蠢欲動的伎人們駭得退後避讓。只見他走了幾步,又急停下來,此時他前方站著一個前來尋人的虎狼軍將領,向著容桓略為點了點頭,引路向裡間而去。
‐‐‐‐
趙靈運連夜趕回東宮,業已守衛森嚴,長明燈起。馬大海把人送到麗正殿前,再不動,這殿前即一人也無,鋪就的磚面鋥亮,折射出人影重重。
趙靈運斂了神色,推門而入時,一室光亮刺眼,待適應了,一一看去俱是朝中重臣‐‐三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戶、刑、工三部尚書,兵部侍郎,趙承嗣,連趙定也赫然在位。
太子掃眼過來,居高臨下,不惡而嚴:&ldo;回來了?&rdo;
趙靈運跪地頓首,&ldo;奴婢叩謝殿下恩典。&rdo;
&ldo;起來吧,這原也是本宮答允你的。&rdo;
太子隨意指了一處,趙靈運斂眸不語,坐了下來。
太子收回目光,而後道:&ldo;既然人都齊了,就說說罷。&rdo;
就聽趙承嗣先行說道:&ldo;臣已押解王游回京,暫且安置在臣的別莊,從他那收繳到的並無過多有關鹽稅的證據,他只道自己冤枉,都乃地方官民私營所致。&rdo;
太子冷笑不語,自有官員冷叱王遊是在等誠王出手。
太子轉眼瞥向趙靈運,&ldo;說來這鹽稅的帳目,還是趙女史在英國公府得來的,你可有不同見解?&rdo;
&ldo;比部管理稽核簿籍,內外賦斂,這鹽稅的帳目,自二十九年到三十三年,鹽稅少了十萬緡,而這是王游去年上書增收鹽稅,每鬥加百錢,是以這帳目沒問題。但這時增的鹽稅,以江南為先行,其他地區暫按原來的增收,所以江南是虧空的,而這虧空出來的多以陝州等地補缺。&rdo;
&ldo;容桓是稽核這鹽稅的罷。&rdo;太子話未說完,言下之意卻是容桓早已為誠王做假鹽稅,誠王則用於私養府兵。
當下,太子目光便多了抹冷酷玩味。
趙靈運想了想,說道:&ldo;這少的十萬緡,雖是在王遊那,但除江南外各地多報有私鹽販賣之事,陝州的鹽稅更有一時增收,及至入夏後,長江汛期,戶部及時調控,便也是這時,陝州的鹽稅用以填補江南。&rdo;
太子便看向戶部尚書,但見他點頭,就知趙靈運並未偏袒容桓。
卻是殿中眾人心有明鏡,王遊死撐到入京,想的是尋機面見誠王。可這鹽稅歷來是聖上看重之事,再有陝州鹽稅也已虧空嚴重,江南更是無法再用其他地區的填補空洞,現在有帳目在手王遊無法狡辯,誠王保不下他,也不會保他,或許在得知他被抓後先下手除了他。
殿中沉寂森嚴,太子抵頜閉目,手指輕叩桌面。
誠王折損了一名節度使,少了一份鹽稅進項,又有什麼手段折他這邊的大員?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鹽稅我是瞎寫的,並沒有去仔細研習翻閱這部分文獻、論文等等,不值得推敲~~
除了江南陝州,還有個產鹽的地方我寫的是啥真的想不起來,包括現在所處的年份,什麼官職名……出現的東西多自己都記不住tat
</br>
<style type="t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