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金丹大道,新的功法完成!(第1/2 頁)
氣不足及體弱者,氣力稍差,不能一撞直上乾頂,須以神守之。
待將動時,以意引之,過尾閭至夾脊。
如無力上衝,須任其休息,以神守之。
待將動時,以意領之,一撞而上過夾脊,直至玉枕。
再無力上行時,乃須任其休息,以神守之。
待將動時,以意領之,一撞而過玉枕,在入泥丸,少時片刻,化為甘露,降至丹田矣。
此後,接著煉精化氣的路子繼續推演,一一將其寫了下來。
氣足開關,八脈俱通、周天運法,還精補腦、氣就神交,任督自轉、陽火此閉,保健延年。
行筆至此,算是補完了煉精化氣之路的所有修行法門。
同時也將煉精化氣簡化成了數個境界:先天、煉氣、築基、金丹。
待易麟放下筆之後,摩拉克斯接過來細細揣摩了一番,心下不由暗讚了一聲。
煉精化氣乃修行路之始,此刻易麟卻將這條常人難以入門之路再次簡化了一番,劃分了四個境界,直到結出金丹,可謂是詳細至極。
平日裡摩拉克斯也沒少翻看易麟之前留下的,其故鄉先賢寫下的那些道經。
此刻在看過易麟寫下的開頭之後,一番推演之下,也有了想法。
當即便提筆接著易麟寫完的那部分,在下方續接上金丹之後煉氣化神的修行法門。
取《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也就是《心印經》之綱領,演金丹九轉以化神之法。
“心印”者,即以心印道,以道印心,印無所印,心無所心。
心印於事,則體必紛,心印於物,則體必淫。
於無印,於無心,心從無宅,印從無精,一靈不昧,善果臻身。
人本有心而自失之,人能印而自失之失非其失,則可有心;棄其所棄,則可能印。
既知其心,既知其印;既知其印,即知非心有心;既知非心,即知有印非印。
印不印印,心無心心,真神真氣,合我真精,一元三品,是印是心。
斂情斂意,忘見忘聞。三年乳哺,一紀飛昇,如此真道,名得真心,真心一得,七竅皆靈。
《心印經》,是闡敷至道之玄機,剖露性命之根蒂。
實登真之路徑,為度世之梯航。
學者苟能造其理,達其辭,窮神以知化,參玄以入妙,知心為一身之宗,操養不失;勿塞勿閉,四闥光明,天宇泰定,虛室生白,即心是印,即印是心,心印相融,上下洞徹,如月現於江,如星涵於海,真空寂照,一性超然,不知孰為心,孰為印,至於心印俱忘,神與道俱返其天真,則心印之妙,自我而得之矣。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分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恍惚者神氣之樞旋;杳冥者真精之胎蘊,此合三為一,乃太極之根,先天之宰,所謂從道妙一,孕玄分元,日月之所由判,天地之所由生也。
恍惚者指似來非來,若有若無,杳冥者深昧莫測也,這些聯兆景象只有在“至虛極”、“守靜篤”中體驗之,稍縱即逝。
識神之思慮念想,人慾之喜怒哀樂,一概捐除,而造化之大炁,一往一來,一呼一吸,一收一放,一開一闔,盡於此際可以體驗出來。
當時景象,真有上下與天地同流之概。
故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實為超凡入聖修道學仙的必由之路。
同樣,也與易麟一同,將煉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三者,細化出了更詳盡的境界法門:
自結出金丹之後,丹成九轉,元神自出。
至此開啟煉氣化神之路的起始:元嬰、出竅、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