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喜聞樂見的推理環節(第2/2 頁)
種無所謂的態度。
“提出一種假設而已。而且雖然我不知道,但是有專業人士啊。”
“你是說那個催眠師?不行,這都涉及到詳細案件內容了……”
羅大海稍微想了一下,就否決了岐良的提議。
或者是說,是他自己以為的,所謂岐良的提議。
面對著岐良依舊如同關愛智障的眼神,羅大海終於想起來警察內部也有相關的專業人士,隨即燦燦一笑。
“那啥……我這就把這個思路彙報上去……”
……
涉及到這種重大案件是時候,政府機關處理事情的速度都會變快不少,中午報上去的這個可能性,晚上就已經得到了上面的回覆。
大概內容是這個意思——
催眠雖然說起來神奇,但也不是萬能的,在嚴重違背當事人意願的時候,哪怕心理暗示足夠強烈,也還是會被被催眠者本能拒絕。
這裡就要說一句了,羅大海當時被岐良帶入到一種迷迷糊糊的狀態中,幾乎是有問必答,但是當涉及到私房錢的時候人家還是很快就清醒了。
這就是本能抗拒。
至於說岐良不會催眠——
他看了一晚上有關催眠術的書籍,學點簡單的手段也不是不能理解吧?他也不是學不會這方面的知識,只是單純不喜歡而已。
畢竟人家當時可是隻讀了一遍民法典,就八九不離十的記住了內容,說背下來可能誇張一點,但是如果只是讓他複述一下重要條款,那大機率是可以複述出來的。
總結出來就一句話,別跟這樣的變態認真,人家稍微學一學都有可能比你還厲害。
雖然岐良對羅大海的這種心理暗示還遠遠算不上真正的催眠,而且還有當時環境,以及兩個人關係本來就比較好之類因素的影響,但也已經摸到催眠的門檻了。
不過他並不打算繼續學——
他又不喜歡,用來報復一下羅大海就好,沒啥要求。
把話重新說到正事上。
總之,來自專業人士給出的回答是,兇手透過催眠手段處理屍體並拋屍是完全可行的,但是透過催眠去讓一個人自殺,或者是驅動另一個人完成一系列複雜的行為(比如拋屍)是很難完成的。
因為這將會遭到被催眠物件的強烈牴觸。
但是這並不是絕對不可能——
事實上,他們就收錄過一個透過催眠殺人的案件,如果對案件偵破有幫助的話,可以讓岐良和羅大海二人去看一眼卷宗。
……
得到了確切的答覆之後,這回都不需要岐良幫忙,羅大海就想到了檢驗這個猜想的方法。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去問一問那些目擊證人,他們在見到被害者的時候有沒有午睡的經歷就行了?”
岐良聽完,補充了一句。
“最好問一問那時候有沒有做什麼噩夢。”
(接下來有一章描寫那個催眠殺人案的番外!我不知道多長時間能寫出來,只能說加油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