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遊輪日記十四(第1/2 頁)
船舶是不會延遲靠岸的,哪怕是丟了一個很貴重的項鍊也不可以,就算明知道竊賊就在船上也沒有辦法去挨個搜查。
這涉及到公司信譽,行程安排,補給需求等各個方面,相比之下這個項鍊的丟失反而是小事。
這就是資本,趨利避害而已。
當然,或許乘客們在下船的時候,要接受一遍原本計劃中並沒有的嚴格安檢。
這次船方的開價非常高,整整開出了四百萬的高價,只要岐良能在明天靠港前找到偷走項鍊的傢伙,這四百萬就會一分不少的打到他的賬戶上。
但是岐良並沒有馬上接下這個委託,而是十分冷靜的表示,自己只能盡力而為。
對於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岐良心中還是有點逼數的。
如果說時間還剩下好多天,他或許敢立下軍令狀,保證摘除偷項鍊的竊賊。
岐良堅信,沒有所謂的完美犯罪,只要有所行動,就一定會留下相應的證據與線索。
那些人們口中相傳是完美犯罪,只不過是因為辦案者的無能,導致有些隱藏著真相的線索沒有被髮掘出來,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最終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
但線索的發掘需要時間,需要探案者從每一處蛛絲馬跡中尋找痕跡,需要一遍遍試錯和修正。
倉促的時間永遠是破案的最大敵人。
第二天一早,船方終於收到了上級的回覆,同意了岐良親自實地檢視案發現場的要求。
只不過也給出了很多限制。
比如說過程中必須有船上的至少兩名工作人員隨行陪同,不得用手直接觸碰其中的各種物品,不得停留過長時間,不得攜帶類似於攝像機等的電子裝置……
林林總總算下來,幾乎沒有岐良可以乾的事情,最多就是走到倉庫裡面乾巴巴的看一眼,看完就差不多該出來了。
說的難聽點,這是把岐良當成賊一樣防著。
不過岐良也表示理解,畢竟對於上面來講,優先保證其他的珍貴物品不會像項鍊一樣出什麼岔子,才是他們的首要考慮目標。
至於說項鍊能不能尋回,對方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能找得到更好,找不到正常。
所以岐良在聽到這種瑣碎繁雜的要求的第一時間,就已經完全放棄了認真搜尋線索的想法。
反正對方也並不在意是否找得到丟失的項鍊,自己鹹吃蘿蔔淡操心幹啥。
要不是看在船上的工作人員態度良好,而且十分具有誠意,承諾不管摘不摘得到都會給一筆很可觀的勞務費的面子上,誰稀得理你。
船長在接到回覆內容之後,自然也明白了上面說態度,只能對岐良做了一個無奈的笑容,聲音中帶著一絲苦澀。
“先生……如果您覺得這個要求太過分了的話,您現在離開也可以,關於這筆勞務費我們是一分也不會少了您的。”
岐良看的很開,只是笑笑,沒有把這過於苛刻的要求當做是對自己的刁難。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罷了,我盡力而為就好。”
於是,在一臉歉意的船長的親自陪同下,岐良來到了那個所謂的放置貴重物品的倉庫。
倉庫在船舶中下層,是個在船舶結構中很少見的,正正方方的方形空間,並沒有七拐八拐的走廊和門戶作為連線。
倉庫有三面牆上都佈滿了大大小小的保險櫃,每個保險櫃中都放置著貴重物品,比如珠寶首飾,又或者名畫字跡。
而第四面牆就是出入口,牆上兩個保險門直接連線著外界,看上去並不安全。
但是考慮到門上方就是那兩個監控攝像頭,而且通常的情況下保險門外也有工作人員輪崗,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十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