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學如逆水行舟(第1/5 頁)
光陰似箭,轉眼間便到了九月中旬,眼看離京都越來越近,聞昭心潮澎湃,誰知十七過後接連下了幾場大雨,他們“馬不停蹄”的行程被迫中斷。他們到了充縣,由於該縣唯一的驛館月前因走水正處於修繕中不能接待人,當地縣官為他們另安排了住宿處——歲安客棧,充縣最大的客棧。
充縣算不得十分繁華之地,比之揚州徐州靠海那些地方,更是差的遠些,但來往此地的人倒是不少,人們進進出出的,看著很是熱鬧。許奕帶來的那些兵衛客棧自然容納不盡,是以留了部分負責守衛的,其餘人縣官另做了安排。
一場秋雨一場寒,越往北上,天氣越涼,聞昭他們也換上了秋裝,陵姨做的披袍雖還穿不上,不過也快了。
大雨連綿,下了很長時間,外頭朦朦一片,路上泥濘,棧內擠滿了避雨的人們,打尖兒的住店的,販茶的,走馬的,做絲綢生意的……形形色色的商旅,天南海北此刻都匯聚此地,前店鬧哄哄的,而棧內後堂卻截然相反,聞昭一行身份特殊,縣官特地讓掌櫃的提前騰出房舍後院,專供他們使用。
天色暗的發沉,秋雨如注,遮蔽視野,屋內光線昏暗,木質的地板洇著水汽,泛了潮意,一盞小燈,照亮一方案臺,而坐在書案前的女子,一手支頤,一手舉著幾張宣紙,對著燭光,苦大仇深地望著上頭的字,看一會兒,將紙扣在案上,口中唸唸有詞
“九九八十一、九八七十六……五八卌( xi,四十)、四八卅( sà,三十)二、三八廿四……二二如四。”
這背九因歌的女子正是聞昭,繼魏鏡以管賬之名教她們用算盤算數已過了將近一個月,而這期間除去睡覺她必要做的便只兩件事:趕路、學用算盤算數,倒顯得她十分忙碌似的。一開始,她對自己的算數能力是十分自信的,也確實,剛剛接觸時她毫無壓力,那算盤打的叭叭響,凡魏鏡說出來的數,她準是第一個打出來的人,又快又準,深得魏鏡嘉許,那感覺別提多好了,對賬房之事也來了興趣。然而,沒過多久,當他們學到加減之法時,她漸漸感到吃力。起初她們還能跟的上,慢是慢了些,可結果都能準確撥算出,稍微大些的數,花的時間也久,偶爾算不準,多練習練習也能過關,再大些的數,時效便大大不如初時了,甚至還出了笑話。
“一日,受賞,賞銀兩萬兩,逢宴,支兩千二百五十六,有客贈名人畫,值銀三千,回以玉飾一對,綢十匹,共計五千三百廿,問,此日總入幾何?”
當時魏鏡說完,屋裡安靜片刻後,幾人接到書面之題,相互閱覽,待捋清問題便開始打起了算盤,聞昭座位獨自靠前不與祁姝小蘭並列,為了方便看題於是謄抄了一份,不知是不是心急,因為魏鏡曾說過,珠算之法貴在速決,否則,學之毫無意義,又因前時她粗心,評價總體落後於祁姝二人,心裡不禁燃起鬥志,想要一爭高下,一時求快,漏抄了開頭的一個“兩”,臨到撥算盤時,又把三千的數位撥成了三百,結果可想而知。一炷香過去,當噼啪聲漸息,魏鏡問結果時,聞昭脫口而出
“兩千四百廿四!”
她話音才落,身後兩丫頭彼此對視一眼,連忙看看題紙又看看自己手邊的算盤,望著聞昭的背影,神情有些古怪。而魏鏡,剛入了座,倒了杯茶正欲飲,那杯盞都送到嘴邊了,聞聲,手一抖,差點把茶汁潑了出來,他放下茶杯,默不作聲看了聞昭一眼,不說她對也不說她錯,轉而對其他兩人,道
“你們呢?”
祁姝目光在前頭兩位身上逡巡片刻,無奈閉眼,回道
“共入八千兩。”
魏鏡“……”
看一眼她,未作聲,目光轉向小蘭,不知為何,隱隱帶了期望,小蘭感知到了他那微薄的期望,對著算珠,低吟一聲,慢慢報出自己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