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浴火重生太平鎮(第2/3 頁)
的人們還要繼續。
悲痛之後,小鎮的人們又歸於平靜,他們開始重建家園。
風水先生和小鎮有聲望的老人不辭辛勞地奔波於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尋找重建家園的風水寶地。
當那條沒有被大火吞噬的小溪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所有探尋者的眼睛忽然明亮起來。
隔溪相望的北面有一個寬闊的平壩,三面環山的平壩中央凸出了一脈東高西低的山樑。
山樑像一條蟄伏的臥龍橫臥在平壩的中央。
於是有人說或許可以在這裡建設自己的家園。
但也有人說家園千萬不能建立在臥龍的身上。
正當大家正爭執不休的時候,一個衣裳破爛的光頭和尚走了出來。
他摘下腰間的酒葫蘆粗著脖子灌了一氣,然後用酒葫蘆朝山樑一指,口中念道:
“要興旺,房舍建那山樑上,太平新鎮,草把舊場!”
當人們還要仔細詢問時,那個和尚已了無蹤影。
於是大家跪倒在地,朝和尚來的方向拜了三拜。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人們知道了那個和尚叫玄通大師。
按照玄通大師的指點,劫後餘生的人們在山樑上建起了新的家園。
當一切苦難被辛勤的汗水洗盡,茂盛的莊稼已經挺著身子站在了昔日的草把場原址上。
收穫來自辛勞,喜悅來自淡忘,淡忘災難和痛苦是治癒創傷的最好藥方。
從那時起,這條形如臥龍的山樑相繼聳立起一座又一座的瓦房。
,!
歷時百餘年後,從上到下,從東到西綿延一公里,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街。
整條街全都是用青石板鋪成,青光閃亮。
遠遠望去,就像一條蓄勢待發的青龍。
街上有三道青石板砌成的石梯,每道石梯都是十九級。
將整條街分成了三截,由此,太平鎮便有了上街、中街、下街之說。
太平鎮的石板路青緞子般軟軟地向東伸出去,往北一拐。
蛇一樣滑跨過小溪的石拱橋,便一頭扎進死亡谷。
青石板穿過死亡谷,就踏上了一條天然堤壩,堤內是一個碩大的藍瑩瑩的天然湖。
天然湖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太平湖。
太平湖呈菱形,足足有一百畝,湖心有一個圓形的小島,約二十餘畝。
常年掩映在翠竹綠樹之中。
太平湖三面環山,樹木蒼翠,映在碧綠的湖水中更顯蔥鬱。
遠遠望去,活脫脫一幅青山綠水畫。
太平湖的天然堤壩寬而堅實,多少年來,它就像一條忠厚老實的狗靜靜地橫臥在那裡。
死死地將一湖景色牢牢看住,讓滿湖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湖南面的斜坡上有兩棵蒼勁的黃桷樹,樹身有五圍粗,常年枝壯葉茂。
華蓋般的樹冠撐起方圓十數丈一片藍天,黃桷樹距今有四百年的歷史。
太平湖堤壩外便是死亡谷,死亡谷谷口有一棵棗樹。
這棵棗樹不同尋常,它的樹身有四圍,高近五丈,枝堅如銅鐵,據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
每年這棵棗樹上都會結許多大紅棗,但這棗子從來沒有人吃過。
這棵棗樹是當年草把場九對青年男女靈棺入墓時。
人們在距墓地五十米處的山腰上栽的,它象徵著父母的哀情:棗子——找子!
黃桷樹至棗樹這一段半里許的斜坡上墳塋累累,老墳新墳交錯。
到人間走了一回的太平鎮人死後大多數會相聚於此。
當年一個資歷頗深的風水先生說這裡是死人的天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