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都市言情 > 古玩之金瞳鑑寶撿漏不撿錢著 > 第30章 三河劉的葫蘆

第30章 三河劉的葫蘆(第2/3 頁)

目錄
最新都市言情小說: 變成魅魔後發現哥哥在當魔王神臨之後鐵柱,下山快活去吧!重生:從2006年開啟華娛之修仙2002四合院:先抬走易中海,再逼賈家渴望普通日常的少年的不普通日常你一個首富,親自給顧客開車門?權力巔峰:反貪第一人民國地主沉浮劍斬天機我,宇宙第一大噴子!言出法隨!網王:最強教練,覺醒學生全超凡從覺醒異能開始制霸都市我每天獲得一百個舔狗娛樂:變身成禍害都市異能:失落與重拾的力量女朋友劈腿後,我在鄉鎮醫院崛起諸天長生路九陰九陽合歡功

有少部分玩家經過不斷鑽研盤玩,讓手串產生了自然形成的包漿,更是從中得到那種歲月流逝帶來的人生感悟,脾氣性格越變越好,凡事不動氣,算是真正從文玩中獲益,也成了文玩裡真正的行家。

見顧青青還在挑選珠子與葫蘆,沈愈並沒有打擾她,而是開始打量起這個文玩攤子來。

攤子不大,不過兩米左右,在一塊黑木板上用粉筆寫了五個工整的楷體大字:“三河劉葫蘆。”

沈愈看到這裡,才注意到攤子上的葫蘆其實是最多的,足有四五十個,手串與核桃數量不少,但面積只佔了攤子很小的一部分。

攤主是個六十多歲的枯瘦老者,上身穿一件帶補丁的半截袖襯衫,褲子則是同樣打著補丁的深青色西褲,腳上的黑色皮涼鞋許是因為年數太久明顯有些褪色起皮,老者給人的總體印象是生活有些拮据。

不過嘛,這老人看起來瘦弱,但精神很好,嘴裡哼著沈愈聽不懂的小曲,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等他唱累了,端起大號保溫杯喝水時這才發現沈愈在看自己,二人四目相接,沈愈頓時露出一個禮貌的微笑,並先開口問好:“老先生您好啊。”

老者只是稍稍點頭以示回應,然後又自顧自的哼起了小曲,明顯有些懶得搭理沈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沈愈尷尬的聳了聳肩,也大致知道了對方的脾氣,估計是個脾氣擰巴的倔老頭。

只是這位老人家敢掛“三河劉葫蘆”的招牌,著實有些不簡單啊!

葫蘆器,又叫匏器。

匏器中的匏[páo]字是古代人對葫蘆的一個別稱,匏最實用的地方就是從中間鋸成兩半做水瓢以及米瓢面瓢。

匏器則可以理解成葫蘆的一種深加工,將雕刻藝術運用到葫蘆上讓它具有觀賞性與實用性,價值也大大增加。

葫蘆內養蟈蟈蛐蛐等鳴蟲,是從明代巢端明開始的,這位老先生自幼飽讀詩書,曾於崇禎九年中舉,明亡後,歸隱山林種葫蘆,然後在葫蘆小的時候用一些樣式精美的模具把葫蘆合在裡面,等葫蘆長大了就變成了另外一種形狀,就好似現在的四方形西瓜一般。

等在藤上摘下葫蘆再經過一系列的精心製作,於是就有了各種最原始的匏器,後人也尊稱巢端明為“匏尊”。

到了清代,鬥蛐蛐,鬥蟈蟈流行了起來,後來更是逐漸發展成一項不論貧富,不論年長年幼都喜歡的休閒娛樂的方式,葫蘆器也被歸於古玩雜項中去。

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養鳴蟲的葫蘆只是葫蘆器的一種,並不是所有的葫蘆器都是養鳴蟲的。

隨著葫蘆器製作工藝的日漸精巧,到了康熙年間,匏器工藝發展到了高峰,不但有各種葫蘆,還有籠,罐,以及筆筒、花插、杯、碗等。

等到了清代咸豐年間,靠近京城的三河出現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這位叫做劉顯庭,他種出來的葫蘆與別人的不一樣,葫蘆本身較松,但是表皮異常的結實,用行話說就是糠胎,瓷皮,可說是製作葫蘆器的天生好材料。

三河劉的葫蘆除了外表好看外,在處理內瓤上更是有令人驚歎的技藝,蟈蟈進了三河劉製作的葫蘆後,就好似住進大別墅一般,叫的是異常的歡快敞亮,比鬥時的戰鬥力更是驚人,往往會成為最後的勝者。

蟈蟈,蛐蛐這些鳴蟲的壽命極短,短則三五月,多則七八月就會自然死亡,有傳說三河劉的葫蘆可以讓這些鳴蟲在裡面安穩過冬而戰鬥力不減。

當然這是真是假沈愈也無從得知,因為三河劉的老葫蘆在市面上已經很難見到了。

可以這麼說,三河劉的蟈蟈葫蘆在喜歡鬥蟈蟈的人眼中就是奇珍異寶般的存在。

只是受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創業帶著狗我有修真界綠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