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罷黜首輔(第2/3 頁)
西,進而從北線威逼京師。
而周遇吉守住天險寧武關是這場防禦戰的重中之重。
周遇吉只有一萬兵,他拿個雞毛守住寧武關啊。
頂天了周遇吉也就是多殺傷一些流賊士兵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朝臣們還在想方設法阻止崇禎給周遇吉增兵。
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有的說差事兒,需要周遇吉主動求援才行。
有的說差錢兒,為了省錢不宜妄動刀兵。
崇禎深深體會到一句話的含義:文人誤國!
崇禎細想想,這些年大明打了無數的敗仗,死了無數的武將。
貌似每一次失敗都跟文官的胡說八道有關係。
當然了,自己這個當皇帝的耳根子軟、缺乏判斷力才是失敗的關鍵因素。
崇禎將目光投向左都御使李邦華,這是為數不多知兵的朝臣。
“李愛卿,對於出兵增援周遇吉一事你怎麼看?”
被點名的李邦華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答話。
“回陛下,若賊首李自成真的親率50萬大軍進攻山西。
那麼周遇吉是斷然守不住寧武關的。
所以臣認為增援周遇吉宜早不宜遲。
戰爭形勢瞬息萬變,等周遇吉發出求救的文書再動員。
臣恐怕到時黃瓜菜都涼了!”
“李邦華,你不要危言聳聽,誤導陛下浪費錢糧!”王正治立刻對李邦華開炮。
李邦華是都察院的話事人,堂堂正二品大員。
他才不會虛一個正三品的戶部侍郎呢。
“王正治,你對兵事一無所知,滿腦子就知道錢糧。
,!
面對百萬規模的流賊大軍你有什麼資格對陛下的軍事部署指手畫腳。
陛下,臣參戶部侍郎王正治欺君之罪!”
“臣附議!”
“臣附議!”
一看自家老大發威了,都察院的御史們立刻對王正治群起而攻之。
“呵呵!”崇禎笑了,總算有一個敢說真話的明白人站出來啦,不容易啊。
“不要吵了,王愛卿身為戶部侍郎考慮錢糧之事很正常。
朕不會治他的罪,但是也不能採納他的建議。
李邦華乃知兵之人,提出來的建議深得朕心。
事情就這麼定了,京營儘快組織一萬精兵待命。
開拔銀兩就從朕的內帑出,暫時先發五萬兩白銀。
另外再給劉文耀撥二十萬兩銀子採購糧食。”
“臣遵旨!”
“臣遵旨!”
京營總督李國禎和左都督劉文耀同時出列領旨。
這二人都對皇家忠心耿耿,自然不會違背崇禎的意志。
崇禎逆著朝臣的意思定下了增兵寧武關的事情。
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調黃得功和劉澤清進京勤王的事情。
這個事兒討論起來就相對輕鬆一些。
李自成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主。
朝中大臣誰也不想去賭城破後李自成到底會不會殺自己。
所以說,增加京師的防衛力量對於每一個不想改朝換代的大臣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
黃得功是勇衛營統帥之一,勇衛營是崇禎的保鏢隊伍。
所以調駐紮在滁州的黃得功回援京師沒有任何問題。
山東的劉澤清則不同,他很可能不聽皇帝的調遣。
戶部侍郎黨崇雅出列說道:“陛下,山東總兵劉澤清視財如命。
朝廷現在還欠著山東兵四個月的軍餉。
臣恐怕軍餉到位之前劉澤清未必會聽從陛下的調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