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貴妃入彀(第1/2 頁)
楊素來到漢口,得知他的行程,秦王楊俊難得的走出了元帥府,與楊玄感、崔澈等人出城相迎。
自出任青州總管以後,崔澈與楊素也有多年未見。
如今在漢口重逢,各有感慨。
接風宴上,楊素不時詢問崔澈與突厥作戰的詳情,倒把秦王楊俊給冷落了。
崔澈不清楚楊素是真的好奇北疆戰事,還是和自己一樣,不願與楊俊親近,或許兩者都有吧。
翌日,楊素將崔澈、崔弘度等人找來,準備與他們參詳如何攻破漢口以東,堅守在鸚鵡洲的周羅睺部,以及駐紮在漢口以西的陳慧紀部。
幾人好不容易定下了具體方略,建康使者就來到了漢口。
楊素搖頭苦笑道:
“都做了無用功,送使者過江勸降吧。”
攜帶陳叔寶書信前來勸降的有兩人,一人為陳慧紀之子陳正業,另一人便是南陳逍遙郡公樊毅。
陳正業乘舟渡江,去往其父陳慧紀軍中。
陳慧紀得知本應該在建康的陳正業如今卻在營外求見,頓時什麼都明白了。
但他還是不解:
“建康有十餘萬大軍駐守,又得江州、南徐州艦船橫江,何至於速敗!”
前來與陳慧紀聯絡的巴州刺史畢寶也是嘆息不止,許久才道: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還是先問問令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陳正業走進帥帳,面對陳慧紀與畢寶的詢問,他聲淚俱下道:
“軍民歡慶元會,隋軍趁夜渡江,天子不許眾人出戰,下令固守待援。
“隋軍合圍而來,天子苦等十餘日,不見援軍,這才派蕭摩訶等人出城迎戰。
“卻又與蕭摩訶之妻私通,致使軍無戰心,潰敗於白土崗,隋軍當天便攻入了建康。”
聽完建康之戰的來龍去脈,陳慧紀與畢寶面面相覷,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世上怎麼還會有這樣的騷操作。
此前種種佈置失當也就算了,畢竟自小養於婦人之手。
但敵人都打上門了,居然還管不住褲襠底下的二兩肉,與大將之妻淫亂。
說罷,陳正業隨即取出了陳叔寶的勸降書信,陳慧紀看罷,仰天長嘆:
“臣等還欲死戰,陛下卻已先降!”
畢寶憤慨不已,他怒道:
“這等荒唐天子,為何還要替他死戰!陳公,降隋吧!”
陳正業也勸說道:
“父親,大勢已去,正如畢公所言,天子既以棄國,我等也無需為之殉身,還請顧念將士性命,降了隋軍吧。”
陳慧紀騎驢下坡,當即命人將陳正業送回江北,與隋軍約定明日出降。
與此同時,駐紮在鸚鵡洲的陳軍大營也是同樣的場景。
南陳逍遙郡公樊毅入得周羅睺大營,告知前因後果,又憤恨道:
“當日我建議各調數千精兵和兩百戰船至京口、採石,將戰船投到江中,水陸共同防衛,卻因沈客卿、施文慶二人阻撓,不能上呈天子,否則隋軍何以渡江!”
身處周羅睺軍中的郢州刺史荀法尚卻嘆息道:
“縱使沒有沈、施二人,天子也不一定能納樊公良言。”
當樊毅出示陳叔寶的勸降書信後,周羅睺早已頹廢,他將樊毅送回了江北,並未約定何時出降。
樊毅走後,周羅睺與帳下諸將放聲大哭,為南陳哭喪三日後,這才渡江向楊俊請降。
楊俊先後納降陳慧紀與周羅睺,他派遣使者前往大興報捷時,熱淚盈眶地對使者說:
“我稀裡糊塗成為了元帥,沒有建立尺寸之功,自覺羞愧,無言面見父皇。”
陳慧紀、周羅睺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