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渡江安排(第1/2 頁)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崔澈,無需楊廣刻意提醒,大家都知道,這次平叛,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軍主帥。
崔澈沒有急於為各部下達軍令,他告誡道:
“這是一場惡戰,你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
帳下諸將除了崔澈的親信如張武、麥鐵杖、李靖等人外,皆是不以為然的態度。
兩年前的伐陳之役,江南軍隊的戰鬥力,眾人也都領教過,不堪一擊。
如今的叛軍,別看他們人數眾多,但其中夾雜了大量農夫,更是孱弱。
惡戰?開什麼玩笑!
但崔澈並不是在開玩笑,他神色凝重道:
“渡江之後,不納俘虜,除非陣前投降,否則一律處死!”
眾人無不變色,就連楊廣也都詫異不已。
李靖急忙勸諫道:
“燕公,若是不納俘虜,必然激起叛軍拼死抵抗,我軍縱使能勝,也必然傷亡慘重,況且殺俘不祥,還請燕公三思!”
諸將紛紛附和。
李靖作為軍法官,也是有資格列席議事的。
崔澈知道李靖是為自己著想,他也清楚這樣做的弊端,但卻不能與眾人道出原因。
那位愛民如子的聖人將他喚進宮城,私底下吩咐這件事,不就是想把自己撇乾淨麼。
面對諸將勸阻,崔澈不為所動,他冷著臉道:
“我意已決,此事無需再議!”
李靖瞧崔澈剛愎自用的模樣,與平素判若兩人,突然想起出發之日,他曾被楊堅召見,只怕問題就出在了那裡。
想到這一點的不只是李靖一人,事出反常必有妖,楊廣也在同一時間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這世上除了楊堅,就沒有人能夠迫使崔澈不惜自己背上罪孽,也要代為遮掩。
崔弘度、史萬歲等人見楊廣默不作聲,也只得拱手應命。
只是不曾料想,崔澈又道:
“敵有必死之心,我軍也當嚴明紀律,渡江之後,有進無退,兩陣之間,不尊號令,冒然後退者,自主將以下,皆死!”
此話一出,帳內議論聲嗡嗡大作,崔澈站起身,厲聲道:
“若要以身犯法,儘管一試,看看我崔澈能否殺人!”
說罷,崔澈拔出腰間佩劍,將長案斬去一角。
極具侵略性的目光掃過帳下諸將,眾人無不畏服,就連崔弘度、史萬歲這樣的刺頭也都閉上了嘴巴。
崔澈這才收回了佩劍,給了巴掌,也得送上甜棗,崔澈平復了氣息,平靜道:
“諸位可告知部眾,進有厚賞,退則身死,叛軍妻女在內,一應繳獲皆在戰後,為三軍賞賜!”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是蠢笨,也清楚了崔澈只是奉命行事。
崔澈過往劫掠塞外的時候,也經常自行分配婦孺,但那都是突厥人。
而這一次平叛,叛軍妻女卻都是隋人,沒有楊堅的授意,崔澈哪敢自作主張,將她們分賜三軍將士。
讓眾將提前做好了惡戰的心理準備,明確了不留戰俘的政策,崔澈這才喚道:
“來護兒!”
“末將在!”
明面上是賀若弼的愛將,實際早已在暗中投奔了楊廣的來護兒應聲道。
崔澈吩咐道:
“明日寅時(凌晨三點),我交給你七艘五牙戰船,你領五千人於楊子津(今江蘇揚州南)夜渡,過江之後不得冒然行事,需原地列陣,接應後續大軍渡江。”
來護兒聞言一怔,他記得揚州沒有能夠容納八百將士的五牙戰船,但崔澈這樣吩咐,他要做的就只是等到了寅時在揚子津搭乘戰船,至於戰船從哪裡來,應該是崔澈操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