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淳于朔(第2/3 頁)
此刻,雖是夏日早晨,但枝繁葉茂的山林上空,三千飛鳥盤桓不落,聲聲呼喝之聲伴隨著刀兵錚錚之音,自山林深處傳來。
分明是禁軍正在操練,一隊隊黑衣甲士在山林之中,在禁軍低階軍官的帶領下,或縱馬馳騁,或入山圍獵,或舉石鎖負重。
蘇照在彭紀和蔡安二人,以及一屯黑衣騎士的護衛下,騎著一匹棗紅色駿馬,沿著一條碎石鋪就的寬闊山路,徐徐馳入山林。
“都是我蘇國驍勇之士啊。”蘇照遠遠看著在山澗之間,光著膀子,合扛著根根原木奔跑的一伍軍士,脫口讚道:“不畏炎暑,操練不輟,方有孤穩坐甘露殿的底氣。”
的確,以他調動神識遠望,可見禁軍一個個膀大腰圓,身形矯健,至少都是煉體三境。
“我原本還覺得兵力不足,可這樣的甲兵精銳,能練出三千餘眾,已經傾盡蘇國國力了。”蘇照靜靜看著這一幕,心頭歡喜不勝。
或許一開始,他就該校閱禁軍,收其軍心,當然,現在也不晚。
蔡安手持韁繩,將馬落後蘇照半個馬頭,聞言,就是笑著接話道:“君上,禁軍多為有蘇一氏子弟,內裡翊衛宮禁,外為君上爪牙,如此操練,當不停息。”
所謂有蘇一氏子弟,是指蘇國先祖經千年繁衍而下來的同宗支脈後裔,以及外戚宗親,他們都居住在溫邑附近的幾個縣邑之中,零零總總大概有三四萬戶的樣子。
而且歷代蘇國君主對這些同宗子弟都是優容有加,若有從軍者,家中酌免稅負。
擇有蘇一族菁英子弟,以武道大藥培養,習練武藝,編入禁軍,為國之羽翼。
可以說,這就是蘇照的基本盤。
蘇照本人既是蘇國國君,又是有蘇一族的族長。
未幾,得到稟告的彭堰、蔡曠二人,就帶著禁軍的將領,浩浩蕩蕩向蘇照迎來。
“末將見過君上。”彭堰,蔡曠當先而拜,身後幾個禁軍將領也是齊齊見禮。
蘇照翻身下馬,做足了謙恭之態,伸手相托,道:“諸位將軍免禮。”
而後,彭堰就是出言介紹一旁的幾位將領。
兩位禁軍副統制,耿濟、常典,以及十餘位中級禁軍軍校和記室佐吏,最後是負責訓練殿前司新募之兵的淳于朔,這是一個氣度沉穩的老將軍。
蘇照一一見過,上前敘話,他還是做了不少功課的,每一人都是攀談幾句,提及對方戎馬生涯之中得意一筆,完全是小嘴抹了蜜一樣,因為蘇照氣質冷峻,聲如金石,不顯諂諛之色,誇讚恰到好處,不少軍將都是感佩,眼前少年威嚴深沉,有人君氣度。
等到了淳于朔時,蘇照目光愈見真誠,感慨道:“先君在時,就時常提起將軍,說您通將略、善練兵,而今一見,先君之言,尤不能概將軍之才十一。”
前世,彭蔡二將在給他一條生路的同時,就是觀望不前,只有這位淳于老將軍,則是直接不信他失德,反而斥罵袁彬操弄權術,操詭計,在袁彬追殺於他時,擋下了袁彬。
想來這位老將在晉國,已見慣了宮廷政變,權謀詭詐。
“君上此言當真?”老將手捻頜下鬍鬚,微笑道。
蘇照愣了一下,指向遠處殿前司的翊衛,說道:“雖是新募之兵,軍勢卻雄壯嚴整,已見獵獵殺氣,如此有目共睹之事,孤豈會以言相戲?”
事實上,蘇照真不是無腦亂誇,淳于朔侍奉蘇國三代君主,最擅練兵。
其人早年曾為北方晉國驍將,晉國曲沃小宗和降都宗室相殘,來來回回,殺伐有百年之久,淳于朔終究看不慣,於是攜家眷來到蘇國,當然因是晉國逃將,不敢委之以征伐事,卻用其練兵之才。
“若覺得老朽足用,君上可遣老朽為將,征討賊寇,而不是派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