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他懶惰,實在是牽涉到太多他目前不懂的東西。僅就這一小部分,也是耗費了他無窮心力,查閱並檢驗了大量的資料才做到現在這一步。這一部分主要牽涉的內容是速度素質訓練方面的,因為在練體方面,速度素質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所謂速度素質,說起來應該是一個比較綜合的問題,從概念上講,目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但究其內涵,不外乎三個方面,那就是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這三者之間是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特別是在內部機制方面反應速度和後兩者具有較大的差異,前者著重表現在神經活動方面,而後者則著重表現在肌肉活動方面。
影響反應速度的因素很複雜,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反應時,也就是反應潛伏期;反應時是決定反應速度快慢的基礎,是指接受刺激與作出肌肉動作之間的應答時間。反應時涉及以下過程:某些感覺器官被刺激而喚起興奮;興奮沿傳入神經傳到中樞;興奮衝動傳到大腦中樞之後,就要根據過去的經驗進行分析,刺激方式越複雜,分析越耗時;分析完畢,中樞發出衝動沿著傳出神經傳到相應的肌群,肌群據衝動的特點與要求,作出相應的回答。整個過程都有時間延擱,其中以在大腦皮層內延擱的時間最長。
根據以上分析,反應時的長短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首先是感受器(視、聽、觸覺等)的敏感程度,感受器越敏感,感受時間越短,而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在相當程度上受到注意力集中程度與指向,以及感受器疲勞程度的制約。其二是中樞神經系統機能,中樞延擱是大腦中樞對刺激訊號分析的過程所造成,刺激訊號的選擇性越大,反射活動就越複雜,歷經的突觸也越多,分析的時間也就越長;中樞對刺激訊號的分析時間主要涉及兩個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以及條件反謝建立的鞏固程式。中樞系統興奮性高時反應時就縮短,疲勞時反應時則延長。動作技能越成熟,反應時就越縮短。簡單反應時平均可以縮短11~18%,而複雜反應時則平均可以縮短15~20%,並且反應穩定性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三是效應器(肌纖維)的興奮性,有研究表明,肌肉緊張時比放鬆時反應時要縮短7%左右,另外,肌肉疲勞時反應時間明顯延長。
影響動作速度、位移速度的因素不同於反應速度,動作速度與位移速度的主要特點都是透過肌肉系統最大限度的快速活動形式,在最短的單位時間內完成動作。由於人體肌肉活動的形式與質量受到形態、生理、心理、力學、技術等方面的影響,故影響動作速度、位移速度的因素也表現為多方面。
第一是人體形態,主要在於四肢的長度。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上、下肢的長度與該部位的運動速度極限成正比,這很容易理解,人體四肢的運動形式是肢體繞關節軸的轉動,效應部位(手或腳)離軸心的距離越遠,在角速度等同的條件下末梢的線速度就越大。所以,對運動速度要求較高的體育競技專案,都把人體形態作為一個重要的選才指標。
第二是神經活動過程的靈活性,神經活動過程的靈活性主要指運動神經中樞興奮與抑制之間快速的轉換能力以及神經與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人體部位各種形式的快速運動,都是神經中樞活動高度協調的表現。只有這種高度協調,才能保證在快速運動時,迅速地吸收所有必要的肌肉協作參與活動,並抑制對抗肌的消極影響,發揮出最高速度。另外,神經活動過程的靈活性不僅能影響肌肉的猛烈收縮,而且對肌肉隨意放鬆的能力也有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