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第1/2 頁)
張三郎繼續道,「國子監裡那些人都笑我運道好,看上了尚姑娘的樣貌」張三郎搖搖頭,「其實不是的。我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她戴著一支魑魅面具,我壓根不知道那個姑娘的相貌,只知道她是尚御史家的女兒。」
含釧轉頭給自己倒了一杯牛乳茶,一種食材一大勺,滿滿地加了一杯的食料——老闆娘連這點後門都走不了,還開什麼食肆?
喝了一口。
哇哦。
真的好喝。
順滑香濃,有苦有甜,先嚼香香脆脆的花生,再將龜苓膏梭地一下吸入口,緊跟著就是木薯丸子,嚼起來有些費勁兒,粘牙又香糯,喝一口壓根不知道自己會吃到什麼東西,每一口都充滿了秘密。
含釧有些理解那些夫人奶奶為何上癮了。
不過,確實也是。
喝著牛乳茶,說著小故事,這才是初夏的晌午嘛!
含釧再喝了一口牛乳茶,示意張三郎說下去。
「那天是上元節,姐姐帶我出去逛燈會,我便注意到一位小姑娘一手拿著一支長長的冰糖葫蘆,一手捧著一隻香噴噴的蛋黃荷葉粽,帶著面具在路上一邊吃一邊走,想吃東西時就將冰糖葫蘆從下巴頦塞進縫隙裡,一口一個山楂,雖看不到她的臉,但我知道她吃得特別香。」張三郎開啟了話匣子。
這話兒,他可不敢和自家老子娘說。
因為小姑娘吃冰糖葫蘆和荷葉粽子去提親
就算主角是他,也太過匪夷所思了些
含釧埋頭喝了口牛乳茶,覺得特別可愛,便抿著嘴笑起來。
含釧這一笑,讓張三郎越發不好意思了,低頭看了看讓人充滿食慾的牛乳茶,突然想起一件事兒,猛地一抬頭,「您要不把牛乳茶想想辦法,做成方便帶走的樣子吧?」
?
直接將牛乳茶做成外帶的形式?
含釧愣了愣。
張三郎一下子激動起來,「我看夫人奶奶們大多是來喝這牛乳茶,其實若是能做成可帶走的樣子,你廳堂裡便可騰出空的桌子招待想坐下來吃糕點的食客——且牛乳茶做起來簡單,只需將牛乳茶熬好,看各自的喜好分別新增食料進去不就行了?」
張三郎越說越興奮,「您只需在府邸的牆外開一個洞,透過這個口子售賣牛乳茶,咱就可以走量了呀!」
第一百二十一章 竹筒牛乳茶(上)
在宅子外牆開個洞,從洞裡賣牛乳茶?
這個思路很清奇,很獨特,很張三郎。
含釧摸了摸下巴,認認真真思索了這個提議,抬頭看了看外牆,從內心覺得,其實是可行的。
且,有百利而無一害。
一則,牛乳茶沖調便利,早上起來熬好一大鍋牛乳茶,能分上好幾十盅,只需要備好要加的食料就可以調製每位食客想要的專屬牛乳茶;二則,牛乳茶帶走飲用很方便,就如同寬街擺攤一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存在廳堂招待和緩慢的飲用時間,若當真有些夫人奶奶是想借喝茶飲的由頭,偷得浮生半日閒,就為了不回家那另說,含釧冷眼瞧著,好牛乳茶這一口是真喜歡,拿走喝和在這兒喝,對她們的影響不大;三則,牛乳茶打出名堂,對「時鮮」的名氣也有好處。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散賣,更賺錢。
廳堂裡只能坐這麼多人,許多夫人奶奶一坐便是一下午,翻不了臺子,自然就賺不了更多的銀子——開個小窗專賣牛乳茶,不提供廳堂歇息,買完就走買完就走牛乳茶喝起來好喝,做起來簡單,買的價格也算是「時鮮」眾多茶飲裡比較實惠的,賺的應該是走量的錢
說幹就幹。
含釧細想了想,熱血上頭,這事兒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著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