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菩薩 第一章 菩薩和名字(第2/4 頁)
還沒懂事的孩子,都會告訴你,菩薩今年七十六。
無為縣有一百二十七個村子,遠近不同,所以得到訊息的時間也不同。
從第一天開始,到第五天,南山村裡裡外外前前後後,一共來了三十八萬人。
滿目皆白裳,人人為孝子。
可是啊,只有那個今年剛滿十四歲的少年郎,才能一隻手抱著菩薩的送行罐,一隻手扛著孝子幡。
每個人都管這少年叫么兒,因為他是菩薩的么兒。
菩薩這一輩子,一共收養了好幾百個孩子,從十四年前年前開始,那時候菩薩頭髮才剛開始白。
那年,菩薩的四個兒子先後戰死疆場,老大官至四品將軍,麾下人馬一千二百,個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老二是無懼營的校尉,無懼營裡沒孬種,個個都是最好的斥候。
老三不會武功,可是學了一身醫術,在軍中被人稱為奪命先生,是和閻王奪命的人。
要說地位,老四最沒出息,因為他只活到了二十一,才是個什長,那一天啊,他一人斷後,殺敵六十九。
將軍卻親自出營,召集三百人為敢死隊,搶回了他的屍體,在那屍體中,剜出來的箭頭有一百六十一。
菩薩的孩子都沒了,菩薩在那一天成了菩薩。
雲州是邊疆,邊疆多戰事,邊疆多孤兒。
菩薩那年已經六十二,她開始奔走他鄉,有孤兒無可活命,菩薩就領回去。
丈夫在四子戰死之前,就已死在關外,菩薩才剛剛給丈夫立了衣冠冢,又給四個兒子立了墳。
很多人都說菩薩太苦,所以上天眷顧,讓菩薩活了七十六歲,人間少有。
只有極少的人說菩薩救人太多,和閻羅爭命,閻羅很生氣,所以罰她多活十四年,日日夜夜,念及親人便是煎熬。
兩年多前,菩薩說自己養不動了,只再養活一個就好,於是這少年便有了活命。
出殯的這天,少年走在棺木前,沒有低頭,沒有含淚,甚至臉上都沒有沉痛。
人群中有人竊竊私語,說這么兒沒感情,怎麼能毫無悲意?
少年聽到了,卻不辯駁,只是默默走路。
墳是他選的位置,很早之前就選好了,倒也沒什麼難選的,在菩薩丈夫的衣冠冢旁邊。
墳坑已經挖出來,壯年漢子抬著棺木往下放,少年就跪下來磕頭,一個一個的磕,磕的額頭髮紅,可還是沒落淚。
等到喪事辦完,終於有人站了出來,指責那少年不夠孝敬。
少年一開始還是默不作聲,後來指責他的人多了,他終究是年紀小,壓不住少年意氣。
“你們知道她已有兩年半臥床不起,可你們知道她日日夜夜疼的蜷縮起來,我為她推拿活血都鬆不開?”
“你們說她行善積德所以活的長久,是福報,可知她後幾年夜裡,總是說看到丈夫和四個兒子就在床邊?”
眾人沉默下來。
他們都知道菩薩愛乾淨,臥床那麼久,可是頭髮沒有亂過,衣服沒有髒過。
可他們不知道,都是這少年每日伺候,菩薩每天睡的極少,疼起來就猶如蟲蟻啃咬,而這少年每天睡的更少。
少年說:“她不是菩薩,從來都不是,她只是個苦命人,如果不是我下不去手,我真想殺了她,我試過,念在心裡那關都沒過”
眾人還是沉默。
縣令大人就在人群中,他走到少年面前,抬起手在少年肩膀拍了拍。
“菩薩走了,你還要做守善人嗎?”
少年搖頭:“不做了,那守善庫與我無關,只是她與我有關。”
於是有人又罵起來,說他忘本。
縣令大人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