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行走在元宵的月光下 > 第53章 一代軍師劉伯溫

第53章 一代軍師劉伯溫(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中年書生含笑看著場上的人間鬧劇,也跟著罵道:“真是大快人心,這該元朝朝廷不是和那地主一丘之貉,平時累死累活,窩囊受氣不算,結果辛苦半生,竟然落得個直接掃地出門的下場。”

中年書生曾經為官,被罷職後一直沒有起復,對朝廷很是有些怨念。

劉全笑道:“罷官一事老爺果然還是沒有放下,”

中年書生哈哈大笑,劉全乃曾經跟著父親的書童,自小看著他長大,說話自然隨意的多。對他來說,劉全亦師亦友,亦是長輩,自父親故去以後,劉全就以家僕身份,跟在中年書生身邊。

中年書生有些自嘲地笑道:“半生浮沉,只換得一身逍遙。一身學問,想賣與帝王身,卻求索無門,書生無用啊!”

吃著糖葫蘆,路過茶鋪,張皓聽到中年書生的自嘲,想起來自己的“座右銘”,隨口說道:“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兩句詩是曾經為自己學習不好,窮經皓首找到的自慰名言,聽到書生說著“書生無用”,便脫口而出。

中年書生錯愕了一下,聽到這兩句對書生的嘲諷之語,抬頭看竟是對面是個吃糖葫蘆的少年。思索半響,居然沒有想到出處,這讓他這個自詡“飽讀詩書”的書生有點汗顏。如此辛辣的嘲諷,這是對讀書人有多大的怨念?而且能寫出這樣的詩定然也是個讀書人吧!

中年書生忙起身走向張皓,說道:“這位少年,請問你所吟誦的那兩句詩出處何在?”

這倒是把張皓問住了,張皓愣了愣,說道:“我憑什麼告訴你!”

中年書生笑道:“這位小兄弟莫急,我乃浙江人士,慕名來參加此安彩盛會,剛剛聽著少年你吟誦的詩,頗合我的心境,但是隻有兩句,一時心癢難耐,所以才有此一問。”

張皓看著書生滿身風塵,遠道而來,看來是慕名參加自己的安彩大會,所謂有錢的捧個錢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人家能老遠的過來,張皓很是領這份情。

笑著問道:“先生怎麼聽到這個安彩大會的??”

中年書生道:“老夫在杭州訪友,聽聞高郵舉辦此盛會,頗為新穎,所以才特此趕來一睹為快。”

張皓沒想到這安彩大會影響力這麼大,已經傳到杭州那邊去了。但是對人家能這麼捧場還是很給面子的,客氣說道:“那這位先生有禮了,這首詩不是在下所作,也是道聽途說,如果想聽,我可以把這首詩再讀一遍。”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中年書生呢喃道:“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在下受教了!”說完向張皓拱手作揖。深拜道謝。

張皓看此人舉止不凡,像是個鬱郁不得志的書生,說不定可以給張老匹夫舉薦一下。張皓被黃敬夫安排的明明白白,這時候才想起來他有個集賢院院長的職務,要做的就是野無遺賢。說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中年書生說道:“大名不敢當,老夫姓劉名基,一個宦海失意之人罷了。”

張皓一聽,沒聽說過,但還是敷衍道:“久仰久仰,有一個人名叫劉伯溫,倒是比較熟悉一些。”

只見中年書生說道:“在下表字伯溫,不知道這個公子從哪裡聽過老夫的名諱?”

張皓如遭雷擊,劉基就是劉伯溫......

張皓看著劉基,激動半天說不出話來,平靜許久說道:“……先生,能給我籤個名嗎?”

在張皓的印象中,劉伯溫不是應該拿著摺扇,坐在太師椅,運籌於帷幄之間,決勝於千里之外,下

目錄
被逼婚,總裁將我娶回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