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置於藍天白雲間,遠看猶如玉質般渾然一體。
良渚文化的藏品內容非常豐富,但以玉器最具特色。置身其中,聽著解說員的講解,仔細觀摩那一件件一枚枚拙樸而神秘的古玉器,思緒就不由自主地穿越起來:
良渚文化盛期,正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是各部落聯盟相互爭奪鏖戰不止的年代,而良渚文化所在的地域,正是處於南方蠻夷首領蚩尤九黎部所在的區域。那鐫刻在玉器上的半神半人形象,不由得讓我想起這位偉大的戰神。
頭腦中不斷浮現一位頭戴羽冠,身披虎皮,手持長矛,率領部族南征北戰,掠疆擴土的畫面:石斧石矛的撞擊聲、衝鋒搏殺的嘶喊聲、殘肢剩體的哀嚎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而那蚩尤的形象不斷變化著,一會兒變成了廩君,一會兒變成了巴王,一會兒又變成了人首獸身的怪物。
可是讓人費解的是,良渚文化的文明,也在很短的時間破敗了、消失了。究竟是因為地理環境的突然改變,就像白虎之巴居住的洞穴一樣,一夜之間突然坍塌;還是因為與周圍部落常年征戰,樹敵太多,最後在強大的黃帝部落聯盟攻擊下分崩離析;還是因為內部王權的爭奪而發生內戰,土崩瓦解。
也許是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一時期,是地質上的一個溫暖溼潤期,各地都有大洪水的傳說,南方尤盛,不斷湧來的洪水淹沒了九黎部落的村莊和土地,而酋長和貴族們為爭奪利益發生內鬥,黃帝部落乘機聚合其它部落群起而攻之。於是,不可戰勝的戰神蚩尤終於戰敗,昌盛一時的良渚文化也隨之消失。
這一切,與白虎之巴的衰落和突然消失多麼的異曲同工。
 ;。。。 ; ;
第六十七章 以假亂真
第六十七章以假亂真
正這麼魂馳神蕩著,電話響了,是店主打來的,說做高仿的人找到了,約到今天晚上七點鐘在他的店子裡見面。
匆匆地吃了一碗鮮肉湯糰和幾個春捲便往吳宅古玩街趕,到約定的地方時,卻只看見店主一人。正鬱悶時,店主連忙表達歉意,說先前約好的那個人打電話來,說來了一個遠方的顧客,要趕點貨,暫時沒空過來,希望我在這兒等會兒,他安頓了顧客就再聯絡。
雖然有些不滿,但卻不好表現出來,便與店主閒扯起來。
店主告訴我,良渚文化玉器的高仿品主要出現於九十年代,那時人們對良渚文化古玉才剛剛認識,境外特別是臺灣香港來了很多收藏良渚文化玉器的,而那時一些琢玉的老匠人還有幾個,製作了一批幾可亂真的玉器,被臺灣香港人高價收購,據說臺北故宮也收購了一批,後來大陸的專家過去交流考察,發現好多這一時期的古玉器都是假的。
我問為什麼現在反而不做了呢?店主搖頭到,那批老玉匠死後,很多工藝都失傳了,加之現在的人都浮躁,哪有功夫來細琢慢磨,再加上現在的人都精了,誰還願意出大價錢買所謂良渚古玉,所以你在市面上看見的都是這些機制的工藝品了。
正聊著,店主的電話響了,用吳儂軟語低語一陣之後,店主用為難的眼神望著我,說做仿品那人問可不可以在他家附近見面。我雖然有些鬱悶,但還得由著他,便跟店主打的去他那兒。
這是一個瘦小的中年人,握手的時候感覺滿手都是老繭,話不多,普通話很差,以至於店主偶爾要客串一下翻譯。
我先將權杖的圖紙給他看了,說先做一件這樣的複製品做樣品,那人看了會兒圖紙,答應可以做,但價格很高,我問多少,他伸出五根手指,我以為他要五萬,心想確實有點貴。
正猶豫時,店主卻發話了,說五千已經是很便宜的了,因為我告訴了他你們學校要做很多件,他才答應的,主要走個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