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基層一日遊3(第3/4 頁)
高了,這原始耕種她也不懂啊,然而……她突然靈機一動:“陛下,臣有幾個不成熟的想法。”
劉徹哭笑不得:“你就直說吧,你的建議我有不接受的嗎?”
衛昭回憶了下,還真是啊,然後喜滋滋地道:“陛下頒佈個詔書吧,說自己在平陽體驗了農耕後,深諳農耕之辛苦,希望天下有識之士進獻農耕技巧,給予封賞。”
劉徹沉思片刻:“準了。”其實兩人都知道,這個詔書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真的尋求農技,前期招募技術人才也已經尋求了農技。這個詔書的目的……更多是想讓天下人知道,陛下愛民如子,親身農耕罷了。
“臣覺得,我們可以用畜力代替人力。不妨大規模推行養牛,用牛犁地。牛的力氣大,犁起來也更快,以畜力代人力,更體現儒家仁政的思想。”
劉徹想了想,覺得有理,暫時放棄了強硬推行自己的想法,不代表他就放棄鬥爭了,只是要採用更迂迴的方式爭取權力,正好這農耕為重就是漢代的政治正確,十分有利於樹立皇帝的光輝形象:“也可以,只是這養牛之法,還需要再尋覓下。你也不用總提儒家,想來你也知道,我看起來崇尚儒家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衛昭露出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的表情。她雖然打算幫皇帝爭奪權力,但是目前還是試探階段,漢武帝可不是她敢於交付後背的隊友,搞不好就是背刺自己,還是經常裝傻就好,讓皇帝猜不透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不然,晁錯可是皇帝背刺好榜樣,漢代皇帝性情薄涼是出了名的。
突然,一個建章衛在大廳門口求見,劉徹頓時嚴肅起來, 召見了這人。這人不知道跟皇帝密奏了什麼,皇帝的臉色深沉了起來。
衛昭有些惴惴,劉徹很少在她面前板臉,想來發生了什麼讓他不悅的事了。
匈奴寇邊?百越匪患?衛昭腦子裡飛快地過了一些想法,可又都一一否決了,她記得這個時間段,歷史上沒發生什麼啊。
劉徹命建章衛退下後,側頭問衛昭:“我在這裡待了太久了,明日要回長安了,你打算什麼時候走?”
衛昭揣測了下皇帝的意思,試探道:“臣離家日久,母親和兄嫂十分想念臣和臣弟……”,這話還沒說完,就看到皇帝似是不悅,連忙改口,“只是,在長安居住許久,這在家裡居然有些不適應了,臣也想早點回長安。臣冒昧,可否請陛下再帶臣一程?”
劉徹滿意地點點頭:“那你要快一點,我可不等你。畢竟,淮南王很快就要到長安了,我總要比他回去地早些。”
衛昭低眉順眼地應了。
衛昭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古代諸侯王離開封地可是大事,怎麼皇帝彷彿不知道一樣。她好奇地問:“臣冒昧,請問淮南王前往長安是所為何事?”
劉徹眯起眼睛,這不還是多虧他的好皇后。劉陵和陳皇后交好,說自己父親思念長安,夢見高祖,便想來祭拜長陵。陳皇后便總在太皇太后面前提了這事,太皇太后便允諾了。這事居然所有人都默契地沒有告訴自己,就定下來了,這可真是……劉徹估摸著,太皇太后估計是覺得淮南王是宗室長者,算是道學家,也許過來可以扳正自己,又也許是想向自己展示下她對前朝後宮驚人的掌控力?
這劉安想來長安是幹什麼?難道覺得自己違背太皇太后的意思,可能會把自己給廢了,想來長安提醒大家還有他這個宗室長者,適合為帝?那他算盤打的可真不怎麼樣。自己再怎麼不聽話,也是太皇太后的親孫,如果劉買等人,劉徹可能還會防備下,這劉安……跳樑小醜罷了。當然,也不排除他真的有可能是思念高祖了,畢竟這人學習道學學的有點瘋瘋癲癲了。
“這事不是你該問的。”劉徹冷聲道。
衛昭縮縮脖子,自己居然得意忘形了,不該,不過劉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