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愷樂之後,萬人行軍步伐裂石穿雲,圍觀百姓群情激昂。歡呼聲隨著大軍前行一路向朱雀門傳來。
大軍即將行至朱雀門時,柳如卿踮腳相望。眾人激動不已,不斷推搡著向前擠去。沿途金吾衛不得已長矛相接,阻止閒人踏入,以免發生意外。
鼓樂之聲,聲聲入耳;凱歌齊唱,氣勢雄渾。再往後看去,十二對旗幟開道而行,旗杆上綴氂牛尾,下綴五彩折羽,在艷陽照耀下風采奪目。開道旗後,十二面黃牙旗高懸空中,緩緩前行。旗上黑線繡著&ldo;殷&rdo;字圖樣,在烈日下欲騰雲而去,動魄驚心。緊隨其後的,還有青、赤、白、黑四營軍旗,在晴空中如四色飛雁,排雲沖天。
三軍之前,一人銀盔紅馬,劍眉星目,冷峻面容絲毫不為歡呼聲所動,紅色披風隨著馬蹄聲聲微微浮動。十數將士騎馬在後,四營兵士列隊相隨。再看鋒戈利矛隨護左右,軍容整肅。整齊劃一的步伐聲,如同踏在眾人心絃之上,震動人心。
眾人高呼吶喊,三軍將士目不斜視,雙眼齊齊注視著領軍之人,只待他一聲令下。
柳如卿心跳如雷,兩旁震耳欲聾的呼聲她彷彿全未聽見,雙眼緊盯著領軍之人不放。
那人一身戎裝,安坐在&ldo;奔虹&rdo;之上,面容波瀾不驚。之前也猜到他們身份不一般,以為今生無重逢可能,卻沒想到再見竟是在這等場合。
她望著殷元昭的背影,和在雲安絕塵而去又有所不同。那時他傷未痊癒,細看之下還能分辨出身形不穩。她還曾揪心數回,如今想來卻是多餘。
許是日陽太烈,或是被百姓熱情感染,看著大軍前行,柳如卿心如擂鼓,臉上燙如火灼,一路向下燃著她的心魂,整個人就要暈眩過去。
&ldo;如卿,快看!&rdo;林燕飛揪著她的衣袖,伸手向前指去,興奮地朝她喊道。被她一叫,柳如卿方堪堪收回神思,往朱雀門望去。
大軍已行至朱雀門前,殷元昭與眾將翻身下馬,霎時只聞得鐵甲湧動之聲,卻是萬人同時單膝下跪,三呼萬歲。
其聲之高,壓過鼓樂齊奏;其行之疾,恍如雲走風馳。柳如卿同圍觀百姓一起,被這聲音凍住,歡呼聲立時凝結。眾人彷彿如臨戰場,親眼見著騰騰殺氣的血肉廝殺、浴血奮戰,被凜然場面所惑,動也不敢動。須臾城下亦是齊呼萬歲,她才如夢初醒跟著百姓俯首叩頭。
嘉平帝站在城牆之上,城下高呼萬歲過後,四處靜謐無聲,在烈陽下更顯軍威肅穆。
不過片刻,嘉平帝遂讓隨侍內官宣讀露布,使戰勝訊息天下遍知。遣禮部侍郎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嶽瀆、山川、宮觀及在京十里以內神祠,以賀大捷。又令眾將進宮,論功行賞,於永寧殿擺宴慶賀。命兵部尚書、禮部尚書代天子於城外犒賞三軍,酒宴伺候。
隨後鑾駕離去,百官緊隨。除受賞將士外,其他人均回城外軍營,離去時大軍依然肅穆,令人不敢靠近。直到瞧不見末尾的兵士,圍觀百姓這才漸漸散去,然而興奮之情卻未消失。林燕飛和柳如卿回濟世堂途中,討論大軍凱旋之聲不絕於耳,與有榮焉。
深巷一座宅院,松柏蔥鬱,凜然氣氛與朱雀大街截然不同。
宅院內僕婢不多,個個斂神屏氣,不敢做高聲語,唯恐觸怒書房裡的人。
有人重重拍了桌子,驚地鳥雀震了三震,飛速另覓棲枝。門外侍從壓低了脖子,垂著眼簾只盯著地上塵土,只盼著眼不能視、耳不能聽。
一人壓著嗓子道:&ldo;此次讓他逃過,實在可惜。&rdo;言語中流露出十分遺憾,說得卻是人命關天。
&ldo;這次算他命大,竟然能脫離重重包圍。&rdo;聲音如琮琮玉石,動聽悅耳,語氣也極為溫和,好似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