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鹹陽宮裡宮人不多,但宮苑中的花草擺設也是錯落有致。殷兆玹在宮女的幫助下,折了一枝紫薇,興顛顛地跑到秦娉瑩面前遞給她。母女二人言笑晏晏,頗是逍遙自在。
恰好秦嬤嬤端了解暑湯來,她摟過女兒,一勺一勺地餵她喝了,才放她繼續去玩,視線卻是不敢離半分。
秦嬤嬤瞧她一副緊張萬分的模樣,笑道:&ldo;小郡主聰明伶俐,夫人不必擔心。&rdo;她是盧國公府出來的,伺候秦娉瑩多年,說話間並不多拘束。
秦娉瑩聽了淡淡一笑,女兒是她的倚仗。太子在世時,她求子不能。誰會想到太子死後一月,自己竟被診出兩月身孕。真是造化弄人!
秦嬤嬤又低聲說道:&ldo;夫人可想好後路了?&rdo;
秦娉瑩聞言,怒色一閃而過,顯露出原本凌厲的眉眼,與方才溫婉的模樣相差甚遠。宣政殿下旨當日,就有訊息傳來鹹陽宮。顧初靜當真與她八字不合,在東宮不僅得殷元暻歡心,便是宮娥內侍也多贊她,壓過她一頭。如今死得骨頭能當鼓敲,還能給活著的人添堵作障。
&ldo;賤人陰魂不散!我就不信,他們連文宣太子的臉面都不顧。&rdo;秦娉瑩壓低聲音說道,面容有些猙獰。
&ldo;父親那邊可傳過信了?&rdo;
秦嬤嬤忙答道:&ldo;那日就去信了,回來的人說,陛下雖然下旨三法司同查,但國公爺和顧凌都要避嫌。最後還是命肅安郡王牽頭處理。&rdo;
&ldo;殷元昭……&rdo;秦娉瑩喃喃念道,隨即冷哼一聲:&ldo;他也是個麻煩人物。其他人呢?&rdo;
&ldo;因刑部尚書告病在家,由接任侍郎之位的林正充當三司之一,與御史臺周德淞、大理寺蕭培生一起協助查辦。&rdo;
秦娉瑩低眸沉思。林正破案無數,為人還算清正,歷來以證據定案。兩年前協同處理王憲一案得嘉平帝讚賞,郭平調任後由吏部舉薦升任刑部侍郎,不曾聽說他與哪位皇子交好。只要無憑無據,諒他不敢輕易定罪。蕭培生是顧凌得意門生,自是向著他的。至於周德淞,想到此她眉頭微蹙,父親怎會讓魏王的人參與此事。
片刻後,秦娉瑩輕聲說道:&ldo;你再去傳個話,就說我有事要見他一面。&rdo;
秦嬤嬤聞言卻是遲疑一會兒,小心翼翼地打量她神色,勸道:&ldo;夫人,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rdo;
秦娉瑩瞥她一眼,好似已經知道她要說的話,眼中閃過幾絲不耐,而後冷冷說道:&ldo;嬤嬤,你在我身邊多年,當知有些話不該說。&rdo;
秦嬤嬤輕嘆著低下頭,稱了聲是。隨後收拾了湯碗退下,自去傳信不提。
刑部部堂,時隔兩年殷元昭再次踏入。舊事舊景歷歷在目,如同昨日。
他手裡捏著一份供詞,眼睛隨意地瞥了兩道,就將上面寫的內容看了個來回,不過是些虛言。為殷元宜之託,無論如何也不能將翠玉供出來。故而顧凌找了個藉口讓人頂了殼子。那人糊裡糊塗,說是不知從哪兒聽來,也不知其中輕重,誰料無意間讓顧寺卿聽著當了真。
林正和周德淞之前已是看過供詞,暗道顧凌荒唐,豈可因無憑無據的幾句街頭閒話就金殿喊冤。如今嘉平帝發下旨意,卻讓他們從何著手。他二人偷偷打量殷元昭神色,好似也在估量此案真偽。
蕭培生想起臨來前,顧凌特意交代,要深入地去查,切不可被表象所矇蔽。他見殷元昭看了供詞後仍是不語,掂掂老師的話中之意,站起身上前說道:&ldo;王爺,空穴才來風,事出必有因。人證之言雖無證無據,但想來也非無稽之談。還請王爺明察。&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