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1939年5月11日。日軍發動進攻。地面都隊襲擊了邊境檢查站,空軍則轟炸了山巒起伏的邊境上的一支警戒部隊。到5月14日,大約三百名日本騎兵已前出至哈勒欣河。派去收復邊境的蒙古邊防部隊被敵機打散。蘇聯政府為履行它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互助條約,命令駐蒙蘇軍保衛兩國邊界。
到5月底,日軍指揮部在哈勒欣河東岸集結了一支擁有一千&ot;六百多名步兵、九百名騎兵、一小批裝甲車和四十架飛機的兵力。蒙軍將其騎兵第6師調到前沿,而蘇軍則從坦克第11旅調去一個步兵機槍營,加強一個裝甲車連、一個工兵連和一個炮兵連。其他蒙軍和蘇軍部隊正開往作戰地區。
5月28日,日軍發動突擊,企圖從兩翼包抄蘇蒙軍,從後面實施攻擊,切斷他們返回哈勒欣河渡口的後路。數量上佔優勢的日軍,開頭壓得蘇蒙軍步步後退,但很快就被蘇軍炮兵部隊和一個步兵連擋住了。當晚,蘇軍步兵第149團乘卡車陸續抵達,旋即投入戰鬥。戰鬥持續整整一夜。5月29日晨,蘇蒙軍隊發動反擊,激戰一整天,把日軍趕回邊界。兩天激戰中,擊斃了四百名日軍官兵。1
1《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第1卷,第236頁-第238頁。‐‐原書注
6月初,朱可夫抵達前線,接管了部隊指揮權。7月的頭幾天,日軍開始集結部隊,準備發動一次新攻勢。這時候日軍兵力約三萬八千人,得到一百三十五輛坦克、十輛裝甲車和二百二十五架飛機的支援。而保衛哈勒欣河東岸一條四十六英里長的正面的,只有一萬二千五百四十一名蘇蒙軍。蘇軍的裝甲車輛較多,共有一百八十六輛坦克、二百二十六輛裝甲車,這給朱可夫提供了一次極好機會,來檢驗蘇聯坦克的效能,檢驗各種戰術的效果。
日軍在擁有三倍於蘇軍的兵力優勢的引誘下,企圖包圍並殲滅哈勒欣河東岸的蘇蒙軍隊。作戰計劃規定,用一支強大的部隊繞到守軍左翼,偷渡哈勒欣河,奪佔巴英查崗山,從背後實施攻擊。這次攻勢是7月2日發動的。步兵和坦克得以楔進蘇蒙軍陣地,一直進抵河邊,才被阻止。7月2日夜間,日軍陸續偷渡到河西岸,次日晨完成了部隊的調動。日軍在很快佔領下一個目標‐‐巴英查崗山以後,繼續向南開進,大有包圍東岸蘇蒙軍之勢。
朱可夫猜到了敵人的圖謀,決定發動一次三管齊下的反突擊,即:坦克第11旅從北面攻擊日軍,摩托步兵第24團從西北進攻,而裝甲第7旅從南面進攻。蘇軍的打擊非常突然,日軍士兵亂作一團。反突擊的效果,為一名日軍士官所證實。他在日記中寫道:&ot;我們當時驚慌失措,戰馬嘶叫,拖著火炮前車四處奔跑,汽車也四處亂竄。&ot;
日軍三面被包圍,但仍死守陣地,拼命企圖保住巴英查崗山。他們7月4日的反撲救紅軍空軍和炮兵部隊所粉碎。當晚,蘇蒙軍各部隊對巴英查崗山發動總攻。第二天下午,日軍的抵抗被最後粉碎。敵人開始撤退,並企圖撤過哈勒欣河,朱可夫投入坦克部隊追擊敵人。因為日軍修的唯一一座浮橋已被炸毀,許多日軍官兵在企圖泅水送命時溺死水中。
日軍暫時受挫,開始策劃新的行動。經過兩個半月作戰之後,蘇軍指揮部認識到,由於兵力不足,只能進行長期的防禦戰,此外別無他法,到頭來取得最後勝利的很可能是日本人。對此,約翰&iddot;埃裡克森寫道:
看來,唯一的辦法是從內陸調來部隊,並改組指揮部。朱可夫軍長看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他被任命為第1集團軍群司令員,肩負起徹底打敗日軍的重任。他對這一任務不能抱任何僥倖心理,只能勝,不能敗。大批援兵陸續開來,加強了朱可夫的軍隊。但是,朱可夫有他自己的風格,正是這種風格使他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