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舌戰(第1/4 頁)
不一會,長公主就來了。
“小石子,你在門外候著吧,我要給長公主授課了。”王少傅說道。
寶兒退了出去。
一上午,寶兒聽見裡面不時傳來王少傅的聲音,公主沒有說話,不禁心中有些納悶。
“這長公主改性了,怎麼這麼乖。”這正想著呢,就聽裡面公主的聲音響起,而且非常大。
“我怎麼不好好學了,這學累了,看一看歌賦怎麼了?”
“老夫不是說看看歌賦不行,只是這乃鄉野俚曲,不是大道,終究登不了大雅之堂,公主還是少看為妙,沒事多看看經國治事的文章,即使要看歌賦,多讀讀詩經等一些大家所著就可以了。”
“什麼鄉野俚曲,本公主看好的很,樸實無華,情真意切,真實描寫了美好的鄉村生活,透出了大唐子民對明天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有什麼美好,有什麼不能看的?”
“老夫也沒說它就不好,公主乃皇家貴胄,又是長公主,這理所當然要學習儒家正道,這些小道還是不看的為好,以免沉溺其中,耽誤了學業。”
“王少傅,我想問你,什麼樣的皇帝才算好皇帝?”
“公主請慎言,做為臣子怎能妄議皇上。”
“誰叫你議論父皇的?少傅你不是常將經國治事掛在嘴邊嗎?你不是常常對我談古論今嗎?你不是翻來覆去教導本公主要以天下為重嗎?這怎麼了?難道您還不知怎樣做才算一個好皇上?”
“我當然知道。孟子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也是太宗皇帝留下的祖訓。”
“你知道就好,那本公主以為這兩句話最主要的思想,是表達這天下萬民才是國柞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那江山才得穩固,只有這天下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才能萬民歸心,代代相傳。不知道王少傅以為呢?”
“長公主深知其中精髓,老夫深感欣慰。”
“既然少傅也認同本公主的看法,那為何要阻止我去學習老百姓們代代口口相傳的詞曲,為何對天下百姓喜歡的生活進行貶低,為何將萬眾子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不屑一顧。”
“我...。”
“王太傅,你剛剛都承認了這天下百姓重要,那我們皇家怎樣?怎樣才能做到讓這老百姓重要?怎樣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怎樣才能讓這天下百姓萬民歸心?是整天坐在這人云亦云?還是天天抱著書本翻找歷朝歷代那些治國良策、那些名家大儒的經事良言來對照執行?還是自以為是,自作聰明,自行其道,不問民間疾苦,不聽人間冷暖,不總結理政得失的去自作主張,自行其政,自以為是,甚至可以說是坐井觀天,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都不為過。這樣怎能做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怎能踐行太宗皇帝的祖訓,這樣怎能讓萬民歸心,大唐世代繁榮昌盛呢?”
長公主一通長問,王太傅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我的娘來,這長公主可以呀!有點真材實料,我以前可小看她了,這以後可得小心了。”在門外聽的真真切切的寶兒心中想著,同時感覺又有點好笑,不禁生出了對王少傅的一絲同情。
“您阻止一個皇家貴胄去了解百姓心中所想,阻止一個整天都出不了宮的長公主去透過歌賦去了解人間歡樂疾苦,阻止本公主想為大唐,為社稷,為父皇分憂解難的赤子之心,真不知道王太傅您是怎麼想的?您一個博覽群書,德高望重,人人誇讚的世家大儒難道就是天天的坐在那兒傳道受業,談古論今?這整天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能治理好國家?就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不敢苟同,更不會遵照去做,我要做一個真正為百姓著想的長公主。”
“我...,我...,本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