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清苓還想著過年包頓餃子、整兩道肉菜,犒賞一下自個和小金呢。不掙工分,香噴噴的大肉哪兒來?
哦對了!她還有株小年份的人參,趁著新鮮飽滿,趕緊給老大夫送去估個價。炮製讓老大夫自個來吧。她胳膊傷著不方便。
當然,這一切還得偷偷來。像村民們拿富餘的米麵換雞蛋、或是拿布匹換口糧,都是在私底下進行的。這個世界不允許百姓做買賣,否則就是割資本主義尾巴。
啥叫資本主義清苓不懂,但砸吧著不是個好事兒。那就謹慎著來,小心駛得萬年船嘛。
今兒又是個晴好天氣,清苓出門前,把失了水分的茄條、豇豆攤在米篩上,擱在刷衣服的石板上。
兩個竹製的三腳架搬到院中央,之間架一根長竹竿,晾曬洗好的衣服。
東屋翻出來一袋舊棉絮,也攤在太陽底下,除除濕氣驅驅蟲。
在極北地宮,是不存在曬太陽一說的。衣服、被褥、藥材等等,都是在暖房進行的。暖房的四面牆呈中空,伙房出來的熱煙,經過管道進入暖房牆壁,環繞一圈最後從暖房的煙道出去。
如此一來,暖房一年四季溫熱乾燥。整座地宮圍著伙房修了五六所暖房,分別用於烘衣服、烘被褥、烘藥材、烘菜乾等等。總之在地宮,暖房取代了太陽。
這裡顯然就不一樣了。清苓感受著朝陽的暖熱,這才早上呢,就已經熱的動一下就渾身冒汗了,到晌午、正午,走太陽底下能把人烤焦咯。
低頭聞聞衣服,那個酸臭啊。可吊胳膊的夾板一日不取下,一日換不了衣服,頂多拿濕毛巾擦擦。
清苓沒轍地皺皺鼻子,決定去完老大夫家,直接上山避暑,少出點汗吧。順便摘些野果回來,家裡不有口井麼,盛竹籃裡吊井水裡浸著,晚上乘涼時吃上幾顆,想想就涼快。
&ldo;小金,走!出發!&rdo;
提上背簍,鎖上門窗,循著印象先去老大夫家。
路上遇到趕去地裡出工的村民,有好奇者問她:&ldo;這不盈芳丫頭嗎?這是打哪兒去呀?&rdo;
清苓抬抬右胳膊,順理成章的理由:&ldo;找張大夫複診。&rdo;
&ldo;這個點,老張還沒去衛生院。你是去他家吧?前面左拐,門前有石榴樹的就是了。&rdo;
&ldo;謝謝伯伯。&rdo;
清苓點點頭,禮貌地謝別對方。果然,左拐就看到一家門前兩棵石榴樹相映成趣。張有康的老伴陳奶奶正在院子裡餵雞。見清苓上門,笑著迎上來:&ldo;你是建軍的閨女吧?快進來坐。老頭子!老頭子!家裡來客人了!&rdo;
吼完,又對清苓說:&ldo;閨女你坐,我去給你倒杯水。&rdo;
&ldo;奶奶您別忙,我找張爺爺說幾句話就走。&rdo;
&ldo;不忙不忙,不就倒杯水嘛。你坐著,老頭子八成在後院曬他那些寶貝藥材,一會兒就來。&rdo;
話音剛落,張有康從後門進來了,見是清苓,笑呵呵地說:&ldo;是你啊閨女,咋地?胳膊還在疼?&rdo;
&ldo;不疼了,您開的藥靈,不到兩天就不疼了。&rdo;清苓解釋道,&ldo;我今個來,是有個事想找您幫忙。&rdo;她從背簍裡拿出那株小山參,&ldo;這是我前些天在山裡挖到的,原想藏著需要時用,可您也知道,我……&rdo;囊中羞澀啊。
張有康表示瞭解地點點頭,把清苓領進早幾年看診開方的小間,戴上老花鏡,接過山參細細打量道:
&ldo;好參!年份雖說就個十年出頭,但野性十足。這年頭很少能挖到品相這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