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1/4 頁)
說屁股,就要摸屁股,突出的就是一個率直。
蕭綽被他撩撥得也是又羞又惱,然而有什麼東西確實是在腦子裡抓不住了,索性也沒有躲閃,反而紅著臉迎了上去,口中不住地道:“那你快跟人家說說,咱們這些統治階級,要如何擺正這屁股的位置呢?”
說罷,卻是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趙光美的大腿上,勾引的意思不言自明。
趙光美見狀,則是本能地先瞄了一眼蕭綽的胸部,實在也是沒多大的興趣,
畢竟這蕭綽跟他是同齡人,
有時候他真的很難理解,
當然,不得不說,一考慮到這蕭綽的特殊身份,又這般的主動,趙光美心裡的征服感噌得一下就竄上來了,這裡又是趙光美的公廨,外頭人來人往,甚至韓德讓的辦公場所離著他也不遠,這一手確實是讓他感到無比的刺激。
索性摟著腰,摸著腿地道:“籠統的說,這世上一共有三種人,一種是制定規則的人,一種是遵守規則的人,還有第三種人,就是能夠破壞規則,卻不用付出代價的人。”
“統治階級麼,當然就是制定規則的人,然而任何的規則,在制定的之初,往往就意味著他能為破壞規則而帶來巨大的利益,所以第三種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就一定會愈發壯大,逐漸去蠶食第二種人,直至最後動搖咱們這些制定規則的人的利益。”
“原來如此,世人都說你這人好法而非儒,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趙光美卻是不置可否,道:“我一直以為天下人會將我看做墨家,結果莫名其妙就成了法家之人,也算是陰差陽錯。”
蕭綽對此不置可否,卻是暗暗下定決心,回去後一定再把墨家思想上的書籍也好好地啃上幾本。
不過他到底是冰雪聰明,道:“朝廷的權力,在城市中行使,要比在鄉村中強大得多,因此你透過開發區留一口湯給天下百姓去喝,是希望把他們從鄉村引誘到城鎮,讓他們從不守規矩,變成守規矩,若是遵守規則所能帶來的利益比他們在鄉村時候更大,自然,他們就不會不守規矩了。”
“沒錯,就是這樣,燕燕你真是聰慧啊,你若是個男人,必是大遼的宰相之才。”
趙光美為蕭綽豎起了大拇指。
這,就是趙光美為遼國設計的引導方向,若是未來遼國真的按這個方向去走,他會感到很欣慰的。
這一條推斷錯了麼?當然沒錯,推進城市化確實本來就是他搞新政的核心中的核心,所謂的新政,基本全是在推動城市化。
他現在教授蕭綽的乃是政治經濟至理,即便是宋人,若是沒點特殊關係,趙光美可能都還要稍微藏著一點,不會真的教的。
然而正所謂,方向一旦錯誤,知識越多就越反動,遼國若真是照搬大宋商行的玩法,將來若真的是大搞城鎮化,那趙光美簡直可以提前開香檳慶祝了。
因為兩國國情是完全不同的,大宋這邊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這個門檻了,市民經濟本來就是北宋最大的社會特徵,整個中華正史中,北宋的地盤是最小的,但人口在百萬左右的特大城市足足十二個。
歷史上也未有北宋會有王安石變法,轟轟烈烈斷斷續續搞了幾十年,雖然失敗了,但這種直指地主階級核心利益的變革居然沒在剛提出來的時候就被人打死,就可見宋朝本身的特殊之處了。
要知道在明朝,張居正想搞個一條鞭法都搞不定,清朝的雍正想搞個官紳一體納糧都搞不沒明白。
所以本來,市民也快要走上歷史舞臺成為北宋的主角了,趙光美只是推了一下而已,相對的,地主階級自然就是落後的,腐朽勢力,趙光美自然也要辣手壓制,他所做的更多還是撥亂反正,不讓那些落後的地主勢力像歷史上的宋初一樣捲土重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