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
直到一天休戰的時候,田豐看到袁紹大軍中升起的炊煙明顯比原來少了不少,他頓時明白,連日來袁紹所做的一切,不過為了掩人耳目,袁紹軍中糧草已經不多了,但他卻沒有班師回到冀州,那就只能說明他在等著從冀州,或者幷州運來的糧草,田豐嘴角掛起了微笑,比之劫糧草,那支部隊能比公孫瓚那有著草原騎兵本質的白馬義從還厲害?
三日後,猛烈的攻擊還在繼續,當然袁軍在洛陽城下留下的屍體也成幾何型增長,為了達到讓公孫瓚跳進他挖的坑的目的,袁紹也不在乎這點士兵的損傷,目前為止他還有六萬多的部隊,但洛陽城即使加上公孫瓚的部隊,最多也就一萬人了不起,要知道這幾天袁紹一直處於強攻狀態,雖然沒想過要拿下洛陽,但袁軍的武器確確實實是打在了襄軍的身上,因此襄軍損失自然也是比較慘重,不過眼下正好有個可以一舉擊潰袁紹的機會在,田豐又怎麼會輕易放過?
呂威璜一路上都在心驚膽顫,雖然他渴望公孫瓚的人馬快點出現,但又懼怕白馬義從恐怖的攻擊力,在如此的矛盾下他問向身為此次行軍主將的高覽“高將軍,現在就快到偃師了,你說那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還會出現麼?”
高覽也在擔心,不過他只是擔心公孫瓚不會來,表面上他這次行軍很隱蔽,但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看到,從鄴城開出來的一排排車痕,而且為了達到目的,袁紹也下足了血本,安排二十萬石的糧草做為誘餌。正待要回答呂威璜的問話,道路兩旁突然就是一陣箭雨襲來,高覽心道好傢伙,果然不出沮軍師所料,公孫瓚會在他們將要進城的時候突襲,因為越是快要達到目的地,人們就越是放鬆警惕。為了保守秘密,袁紹只把這個計劃告訴了他所信任的人,也就是參與了此次作戰的人,因此本來以為真正是送糧的袁兵,面對突如其來的偷襲全都慌了起來,有的誓死保護著糧車,有的則驚慌失措的亂跑,甚至還有些人乾脆把兵器一扔,投降,這時所謂的忠貞便立刻見了分曉。高覽見大部分逃跑計程車兵,都是新招募來的,而老兵全都依附在糧車邊上,心中不由很是滿意,沒有一個將領希望自己的手下都是貪生怕死之輩。
“大家不要驚慌,弓弩手出陣!”這是袁紹手下另一謀士許攸想出來的,既然他公孫瓚依仗的是騎兵,那麼把馬給射殺了,看這白馬義從還怎麼囂張。只是白馬義從的剋星陳琳早就從歷史上知曉了,而且因為陳琳的建議,中國古代的第一支重騎兵從而誕生。所以如今的白馬義從已經今非昔比,不要說是高覽,就算是歷史上真正徹底擊敗公孫瓚榮譽的鞠義,以現在的情況也會束手無策,弓弩射在馬匹和騎士身上根本射不透盔甲,‘吭鈧’之聲接連不斷,高覽什麼時候見過這種盔甲?只從顏色的光澤上就可看出是優良的鋼製打造而成,如果單純只是這樣到罷了,可那上面一片片猶如魚鱗般的片甲讓高覽感覺很是詭異,片刻他就明白光靠他個人,是無法擊潰公孫瓚的。
不得已高覽只能且戰且退,而後約莫著戲演得差不多了,便選擇撤退,把糧草留給了公孫瓚。袁軍的撤退並沒有讓公孫瓚心血沸騰,只是對袁軍潰退的身影蔑視的撇了撇嘴,然後用槍把糧車的幔布挑開“哼,袁本初!兄弟們把糧食帶走,一粒米也不要給他們留下”
哪知還沒收拾完拿戰利品,袁軍又突然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顏’‘文’‘張’‘高’四面旗幟表明了河北‘四大庭柱’的到來,公孫瓚早就從田豐那得知這一次的情況一定有陰謀,而且就是打他白馬義從的主意,當下他立刻‘面色煞白’的指揮著全軍撤退,只是環顧四周,眼下那還有什麼退路。見敵人已然成了甕中之鱉,顏良大聲罵道“手下敗將,還識得吾否!”
當年,公孫瓚被袁軍圍困在幽州的時候,他就曾和顏良、文丑一戰,本來自持武力過人的他,結果在三十個回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