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韓熙載夜宴圖(第1/3 頁)
這不是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嗎?
怎麼會在這裡?
怎麼殘破成這樣?
實在是可惜了!
也許有人對於《韓熙載夜宴圖》都不熟悉,但是你要是知道它是我國的十大名畫之一,你就會驚呆了下巴。
這我國的十大名畫分別是:《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五牛圖》、《百駿圖》、《漢宮春曉圖》、《韓熙載夜宴圖》、《唐宮仕女圖》、《步輦圖》、《洛神賦圖》。
可想而知,能和《清明上河圖》並列成為十大名畫的,它能是一般的收藏品嗎?這樣一幅畫的等級能低了嗎?
這幅畫主要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在家裡中設宴席,載歌載舞、行樂放鬆的場面。
這看似熱鬧非凡、花團錦簇的場面,實則是掩蓋韓熙載失意、失落、無奈的心情。
正所謂繁華過後,終歸是一場空。
畫面中彈絲吹竹、清歌豔舞、主客揉雜、調笑歡樂,這些熱鬧的場面實際上採用了一種烘托的手法,表達出主人公超凡脫俗、鬱悶寡淡的內心。
首先從聽樂開始,韓熙載與賓客好友聚在一起,品摩琵琶演奏,帶著一股玩世不恭的態度,聽得如痴如醉。
根據卷後題記,床上長髯長者便是韓熙載,彈琵琶演奏的是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一同出席的還有狀元郎粲、紫薇郎朱銑、太常博士陳致雍、教坊副使李家明、門生舒雅、女伎王屋山等人。
而後就到了觀舞圖,那畫中跳舞的女子身段婀娜、風姿綽約,此人正是女伎人王屋山,韓熙載還為之親自敲鼓伴奏,何等的瀟灑飄逸。
而後面就是韓熙載同家伎們聚坐床上,稍微休息一下,似乎在交談宴會時的種種吧,而侍女則是持笛在準備下一場節目。
畫面一轉,就到了韓熙載換了一身衣服,此時他衣服敞開,盤坐在椅子上,品茗者美妙的音樂,還有友人扣板助興。
等夜宴結束,三兩親近賓客與女伎戲謔,而韓熙載則手執鼓槌送別。
這樣一場隆重的聚會,看似在描繪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場面,其實是一種障眼法。
高畫質放大後仔細觀察,卻發現其中有一細思恐極的畫面。
韓熙載仙風道骨、器宇軒昂,從一開始的臥床傾聽,到之後的擊打鼓,再到曲終人散,無比展現出韓熙載優越的生活,按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
但是仔細觀察韓熙載的眼神,會發現他自始至終都是眉頭緊皺、若有所思的樣子。
而其他人都是帶著世俗的表情,或是好奇、或是專注、或者諂媚、或者疲憊,千姿百態,刻畫出人物的特殊性,應徵了那句話:繁華熱鬧的背後是一種孤寂的心。
苟命於亂世,深藏功與名。
韓熙載在宴會上與賓客觥籌交錯,不拘小節,如親自擊鼓為王屋山伴奏,送別時任客人與家伎廝混,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羈、縱情聲色的處世態度和生活追求。
而另一方面他又心不在焉、滿懷憂鬱,如擂鼓時雙目凝視、面不露笑,聽清吹時漫不經心,與對面侍女閒談,這些情緒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汙的心態。
此畫卷系宮廷畫家顧閎中之手,據說是奉後主李煜之命而畫。
此畫卷中的主要人物韓熙載是五代時北海人,字叔言,後唐同光年進士,文章書畫,名震一時。其父親因事被誅,韓熙載逃奔江南,投順南唐。
初到南唐,韓熙載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寵信,後主李煜繼位後,當時北方的宋朝威脅著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宋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對北方來的官員百般猜疑、陷害,整個南唐統治集團內鬥爭激化,朝不保夕。
在這種環境之中,官居高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