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例如,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被廣泛運用,但直到大戰結束,也還沒有裝備到步兵班。可見,任何一種新式武器的出現,不管其效能如何,只是具備了產生新戰術的物質條件,並不能立即對戰術產生根本影響。要使新式武器裝備引起戰術的根本變化,其本身要有一個完整的系統,具備相對完善的技術效能,並大量裝備部(分)隊,成為部(分)隊的基本裝備,至少也得成為一部分部(分)隊的基本裝備。如反坦克飛彈是在遠距離上打擊敵坦克的高效能武器,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數量裝備步兵,步兵對付坦克的戰術手段就依然只能停留在近距離的打、炸、阻、迷上,一旦大量裝備步兵,步兵打坦克戰術就可能得到根本的變革。
所以,只有當一種新式武器裝備的量和質均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對戰鬥形態和戰術變革產生重大影響,促使其發生質的飛躍。步兵戰術這種質的變革相對於合成軍隊來說,要來得更晚,等待時間更長。由武器裝備引起的步兵戰術的變革是一個漫長的漸變過程,這其中包含著武器裝備的改進和新的戰術的探素。現代條件下,由於軍事技術高速發展,這種變革過程較之過去將會大大縮短。我們必須密切注視這一發展趨勢,科學地預測量變的積累和可能引起的質的變化,加快步兵戰術變革的步伐。
三、步兵戰術的需要是促使武器裝備發展和改進的直接因素:
步兵戰術並不是被動地被武器裝備牽著鼻子走。正如前蘇聯的洛莫夫在《科學技術進步與軍事上的革命》一書中指出的那樣:&ldo;在研究新式武器對作戰方法的影響時,不能忽略問題的另一方而,即作戰方法的發展對武器裝備、對其戰術技術諸元的改進會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這就好像對武器裝備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訂單一樣。&rdo;步兵戰術也控制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方向,一旦新的步兵戰術產生並運用於戰鬥實踐,人們便會依據新戰術的實際需求去檢驗原來的武器裝備,進而提出改造或淘汰某些武器裝備的要求與設想。
其實,早在19世紀,人們就開始認識到達一點。恩格斯在論述縱隊和散兵相結合的戰術時,明確提出採用這種戰術還需進一步改進武器裝備,一是需要減輕火炮重量,有一個人或馬推拉得動的帶輪的輕便而堅固的野炮架,以便使野炮能以當時所需要的速度和步兵同步移動;二是需要一個具有彎曲槍託的步槍,以便於士兵貼腮順槍管準確瞄準。這一歷史論斷表明,步兵戰術不是被動地接受武器裝備製造者的安排,不是武器的奴僕,凡是不符合戰術要求的武器裝備,要麼被改進,要麼被淘汰。步兵戰術的需要是促進武器裝備發展的最直接因素。步兵現在配備的各種武器裝備都是經過戰火考驗或戰術精心選擇留下來的,它們或遲或早地還將被未來的新式戰術所淘汰。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人們的視野越來越開闊,不再囿於在戰鬥的實踐中以鮮血和生命作代價去選擇和改進武器裝備,而是自覺地利用步兵戰術對武器裝備的能動作用,先行步兵戰術理論的超前設計,爾後根據設計要求製造武器裝備。也就是說,現在不但要考慮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還要考慮打什麼仗造什麼武器。
海灣戰爭後,美軍意識到資訊時代的戰爭即將來臨,為爭取主動,美陸軍提出了&ldo;數位化部隊和數位化戰場&rdo;的理論和構想,認為在資訊化戰場上,小部隊的作用越來越大。如果講工業時代的戰爭是師長進行的,那麼資訊時代,則可能是營長、連長甚至是班長進行的戰爭,士兵不僅是手拿銅槍的戰鬥員,更重要的是資訊化戰場的神經末梢和資訊終端,起到搜尋、傳遞、處理資訊的重要作用;新型士兵的戰鬥功能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現實的武器系統。
為此,美陸軍以未來科學技術和軍工生產為基礎,對士兵裝備提出了&ldo;訂單&rdo;,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