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實際是加更規則)【建議看看】(第2/2 頁)
且從輿情反應來看,大部分明裔移民,對大明朝廷已經存在發自內心的恐懼,這個曾經壓迫奴役過他們的朝廷,依舊有足夠的威望,來影響這批移民。
所以無論如何,同大明的一仗都是必打的,只有這仗打完了,這些人才會明白,憑藉自己的力量,足以對抗那個腐朽的朝廷。
這一仗不僅是利益之仗,而且還是立國之戰!
…………
…………
籲……籲……籲——又是一天清晨,在哨聲中,莫城軍營中計程車兵們飛快的從床上爬起。
他們按照內務要求,將被子摺好放置,雖不是豆腐塊,但整個宿舍的被子,都要放在右上側,呈現出一條線。
洗漱後,被子、毛巾和毛刷也要保證一條線,離開時,地上的鞋子也要保證一條線。
還有就是晾曬衣服時,同樣要保證衣服在一邊,褲子在一邊,內褲在一邊。
總之在參軍那天起,他們就被告知,在內務上處處都要顯得整潔,不能有凌亂之感。
雖看似是小事,但在內務整理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士兵的紀律性和耐心,更是一種服從性測試。
所以按照顏政撰寫的《華夏步兵操典,新兵入營後,最先進行的就是內務訓練和軍姿訓練。
第18營就是年初新擴一個營,營長是趙雲毅,宣教官叫黃桂,二人之前都是第五營的人,同屬於一個連隊,也算是老搭檔。
在集合哨響一刻鐘後,他們二人出現在了早已集合的連隊面前。
華夏軍制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連則是線列中一個最基本的單位。
趙雲毅目光炯炯的掃視了一眼,聲音洪亮道:“整理衣冠!”
嘩啦——士兵兩兩相對,忙互相幫忙,將軍裝弄得整齊。
結束之後,便是端著槍進行軍姿訓練和口令訓練,他們只被告訴一條鐵律,那就是線列永遠不能散,戰友永遠在你左右。
在前進後退中,都必須聽令,絕不能出現潰散之事,一旦有一個潰散,整個線列也就垮了。
說實話,這非常需要勇氣和士氣,封建古典時期的軍隊,很難有這種勇氣玩排隊槍斃。
等軍姿訓練後,便是早餐時間,由宣教官親自帶著隊伍去軍營食堂,連長則必須後於士兵們吃飯。
一邊走,這些新兵們一邊在宣教官的口令下,唱著華夏軍紀律歌,遇到其他連隊,還要比上一聲嗓子。
趙雲毅滿是笑意的在後邊走著,他作為軍人,不知道外邊的輿情如何,卻只知道應該是要打仗了。
因為最近下發的冊子中,有簡單的大明官話和浙江方言學習,學一些諸如:“投降不殺、跪地免死”、“我們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我們是華夏軍,我們有鐵一般的紀律”、“老鄉,受了苦和罪,我們能替你們做主”的話。
這些話裡頭就包含著華夏軍紀律條例,以及一些簡單的宣傳。
還有一本冊子,就是《大明東南地區作戰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本小冊子詳細說明了,在大明東南地區進行作戰,需要注意的諸多事項,諸如不可飲用生水,要嚴防疫病,還有購買東西時的參考價格,以及當地存在的某些風俗。
這冊子一看就知道,就是為了在大明浙江作戰而編寫的。
所以趙雲毅很清楚,國君不僅要同大明一戰,而且是要打到浙江去。
他雖只是個連長,可心裡頭卻覺得,華夏軍一定能夠做到!
就像是軍歌唱的那樣:“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華夏的大地,肩負著國民的期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