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2 頁)
幾個人出了陳列館,背後的自動門機械的合上,周圍的安保又檢查了周圍,確認無誤後,幾個人才離開。
回到會客廳,王館長不知從什麼時候身上帶了一件東西,服務員倒茶的功夫,他將那件東西開啟,攤開大家一看,原來是一副古代地圖,看樣子有些年月了,畫上泛黃,有些地方還生了蟲眼,一看就是好幾百年的樣子了。
北佬孫從見到王館長,就像是跟在他身後的跟屁蟲,但見到王館長的這福地圖,也是一臉的茫然。只見北佬孫捋了捋思路,問道:&ldo;王館長,這張地圖開啟?是什麼意思?&rdo;
王館長把地圖攤開,對著幾個人示意靠前看,張如鐵個子高,脖子又伸得老長,他站在桌前,看地圖看的最清楚。
&ldo;這是一幅西漢時期的地圖,&rdo;王館長說道,&ldo;這是前些年我在杭州臨安那邊搞到的,上面這張地圖上,主要記錄了西漢文景之治時期江南這一代的水利地形。你們看,這是長江,這是錢塘江,這是太湖,這是杭州灣。&rdo;他一邊指著地圖,一邊參照著現代地形說道。
張如鐵看著地圖,又看到地圖上被他用粉筆密密麻麻標出了許多標記,特別是河流,湖泊處,被標註了好多記號。不免心生疑惑,忙問道:&ldo;這些密密麻麻的標記是什麼意思?看樣子這是一副老的地圖,應該值不少錢,王館長真是豪氣,拿它當草稿紙使了。&rdo;
&ldo;這就有所不知了吧!這幅地圖是值些錢,但這背後,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你們先別急,聽我接著往下說。
我前些年參加一次文物高峰論壇,席間幾位江南研究歷史的學者提出一個觀點,說漢景帝時期發生的七王之亂,跟我眼前要找的這幅地圖有著密切的關係。
據說漢景帝三年,據守吳國,也就是今天江南一代的吳王劉濞,夥同其他六個諸侯王起兵造反,表達對中央削藩的不滿。後來這場造反被竇嬰、周亞夫給鎮壓了下去,七王之亂為首的吳王劉濞,逃到東甌國,也就是今天浙江溫州、麗水、台州這些地方的一個小封國。後來東甌國國王害怕景帝動怒,就把吳王劉濞給殺了,而這個吳王生前聚斂的巨大財富,也從此成了歷史之謎,千百年來,一直不為世人所知道。
據說劉濞此人,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一個侄子,生性彪悍而且極有野心。他在封國內大量鑄造錢幣、開滷煮鹽,開市貿易。再他封國內,一時之間,廣開銅礦,輕徭薄賦,整個吳地一時幾十年間沒有賦稅,仗著這些,他才敢跟天子鬥。
據說他當時聚斂的財富,在整個西漢當時,除了漢景帝的長安城,就剩下他吳王最多,他的這些財產,隨著他被殺,也成了歷史之謎。據說是他生前就在吳地境內建有王陵,堪比帝陵,爆發七王之亂時,他早就把打量的財富跟珍寶藏在陵墓裡面了。
這幅地圖就是東漢年間繪製的一幅江南水利圖,跟現在看上去,雖然有些詫異,不過也差不多,聽江南很多民間流傳的傳說,吳王一生愛水,估計陵墓靠近江邊,我回來後就把地圖一一標註出來。卻無奈我不會觀山定穴,也就沒有實地去看一番。
我想問下幾位摸金校尉,可否能從這圖上看出幾分來,或者說,能不能依照這張圖,到江南各處去尋上一尋。&rdo;
說道這裡,幾個人都是異常興奮,張義滿看著標註的記號,也開始喜歡起來,他把地圖翻了過來,又結合了現代地圖看了看山川走勢,拍手叫道:&ldo;這是個好主意,走,這活,咱包了。&rdo;
張義滿直到張如鐵肯定看出了幾分端倪,就問道:&ldo;真的假的?就這張古地圖,千百年來山川河流估計早就改道了,就這麼一張圖,能看出什麼東西來呢!&rdo;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