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薛鈞良半天不說話,只是點了點頭,道:&ldo;此事孤還要在權衡一番。&rdo;
眾臣散去之後,薛鈞良為此事心煩,就去雲鳳宮走了走,滕雲也聽說難民的事情,就知道他會來問計,早就等著他了。
薛鈞良還沒開口,滕雲就道:&ldo;陛下可知道滕錚軒。&rdo;
薛鈞良不明白他為什麼會突然這麼問,只是道:&ldo;自然知道,是滕國故主。&rdo;
滕雲道:&ldo;滕錚軒在位三十年,滕國不可一世,滕南侯在位十五年,滕國幾乎家破人亡。&rdo;
☆、44 第四十四章 孤得賢后,可安天下(捉蟲)
薛鈞良沒想到他會這樣問,其實有很多事情是顯而易見的,只是被迷障蒙了眼睛,一些粗淺的比喻就能讓人明白很多。
滕雲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在回憶,慢悠悠的道:&ldo;陛下可知道為何滕裳誓死不降?為何滕裳寧肯嫁給同為男人的萬年侯也要保全性命再塗效力?滕裳也不是愚蠢的,只因為他受了大恩,當湧泉相報。&rdo;
滕雲頓了頓道:&ldo;當年滕錚軒南征北戰,死人的地方自然就會有病患,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只要是戰爭,最終受難的就是百姓。滕錚軒不惜染病也要親自舍粥,曾經救起一名垂死的孩童,他見孩童可憐,便收做義子,孩子說,&l;願有一件衣裳抵禦風寒&r;,滕錚軒給他取名滕裳。&rdo;
薛鈞良靜靜的聽他說著,嘆道:&ldo;怪不得。&rdo;
&ldo;陛下既然已經得到大半的天下,&rdo;滕雲頓了頓道:&ldo;何不趁此安天下?&rdo;
薛鈞良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出了雲鳳宮,又讓姜諭去召集大臣,開始商議御駕賑災的事情。
沈翼猜出來是滕雲說動了薛鈞良,笑著跪拜下來,道:&ldo;大王得賢后,可安天下。&rdo;
賑災的事情不能拖延,御駕肯定是要去,但御駕行進比較慢,就算薛鈞良下令一切從簡,也不會太快,薛鈞良命沈翼先帶一批人前去開設粥廠,一解燃眉之急。
沈翼也不推辭,果然不只是嘴把式,當即退了出去,讓人準備齊全物品,很快就出發上路了。
因為這一去路途不近,薛鈞良安排了薛後陽這個鐵帽子王主持大局,凡是調兵換守衛,都要由薛後陽知曉,有他的官印才能進一步處理。
沒幾天御駕的事情就準備妥當了,薛鈞良啟程在即,滕雲並不主動過來這邊,薛鈞良無奈,只好臨走之前的夜裡住在了雲鳳宮。
袖瑤知道薛王明天就要啟程,這一夜定然不能閒著,於是很&ldo;體貼&rdo;的把宮人都遣了出去,弄的滕雲本身沒往那方便想,也不得不想歪了。
說起來滕雲和薛鈞良沒少有肌膚之親,尤其是滕裳出征那段時間,薛鈞良很厚顏的要求親一下換一張邸報,只不過終究沒做太過的事情。
一來滕雲覺得自己雖然變成了女子,但是心理永遠是男子漢,對於薛鈞良,雖然沒有以往的那般痛恨,畢竟這些時日多多少少知道了他是個好君主,但也沒想到真的和他如何。
二來滕雲是個聰慧
有餘,卻不善言談感情的人,讓他讀兵書可以,讓他談談對誰上心,滕雲還真說不出來,主要是他沒往那方面想過。
薛鈞良時不時對他做做小動作親熱一番,滕雲覺得這是因為薛鈞良以為自己是他的皇后,不和妻子親近,那還要和誰親近?
而薛鈞良也是當慣了君主,眼高於頂的人,讓他真的酸溜溜說出自己對滕雲有什麼感情,還真的不太好開口。
於是平時厚顏慣了的薛鈞良和平時被厚顏慣了的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