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2 頁)
戰前,日本陸軍已經發展到六個師團和一個近衛師團的規模,總人數123,047名,馬38,009匹。上等兵以下戰鬥人員總數63,360人、騎兵2,121人,野炮168門、山炮72門。配置有多兵種編制,多方位後方支援建制,全天候軍夫機動隊,組成集兵站、通訊、衛生、情報為一體的近代作戰體系。
海軍
日本系島國,四面環海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建設強大的海防要塞成為明治政府政治、軍事發展的既定方針。面對清國強大的北洋艦隊,日本感到窒息和壓抑,決心發展近代海軍,加快海防建設的步伐。可是日本同時並舉海防建設和擴張海軍艦隊,龐大軍費預算遠遠超出日本政府的財政能力。面臨這一大難題,明治天皇率先從宮內經費中下賜御內帑金,支援國家海防建設。全國有志者在天皇恩惠感召下紛紛響應追隨,總計捐獻海防金230萬日圓。明治二十年(1887)至明治二十五年(1892),全國各要塞裝備的海防火炮總數達212門,除兩門大炮從外國購入外,其餘全部是大阪炮兵工廠用獻納金製造的。國家用獻金款製造的大炮,尾部刻有&ldo;獻納&rdo;文字標識,以向捐納者表示敬意,並向獻金者授予&ldo;黃綬褒獎章&rdo;,表彰他們為國家作出的貢獻。
聯合艦隊主力戰艦&ldo;吉野&rdo;號,是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製造,使用新型蒸汽機驅動,航速23節,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裝甲巡洋艦。艦上火力配備152厘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4門、12厘米速射炮8門、47厘米哈乞開斯機關炮22門、36厘米魚雷發射管5具。&ldo;吉野&rdo;艦原是清國北洋水師預購,後因海軍經費不足被迫放棄。日本一直關注清國訂購該款新型軍艦的動向,政府動員全國官民的一切力量募捐,明治天皇也省吃儉用捐贈皇室用度。日本終於購得這艘命名為&ldo;吉野&rdo;號的新銳戰艦,大幅提升了艦隊的作戰實力。
第17節:近代軍備(4)
日本為對抗清國戰艦&ldo;定遠&rdo;、&ldo;鎮遠&rdo;的巨炮威脅,採用法國造船技術建造了三艘松島級巡洋艦,並用日本國內絕色佳景&ldo;陸奧松島&rdo;、&ldo;安芸嚴島&rdo;、&ldo;丹後天橋立&rdo;,命名為&ldo;松島&rdo;&ldo;嚴島&rdo;&ldo;橋立&rdo;,海軍美其名曰&ldo;三景艦&rdo;。&ldo;三景艦&rdo;上裝備巨炮,超過&ldo;定遠&rdo;、&ldo;鎮遠&rdo;305厘米巨炮的口徑。但是三景艦的32厘米巨炮在海戰中沒有發揮預想的作戰效能,打敗清國艦隊實際上是倚仗速射炮強大的速射火力和艦隊機敏的運動戰法。戰後,日本海軍透過分析得出清國&ldo;定遠&rdo;、&ldo;鎮遠&rdo;艦的305厘米主炮優於日艦32厘米主炮的結論,在以後的新造艦上,均採用305厘米炮作為主炮標準。
日清開戰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軍艦已經達到可以與清國艦隊匹敵的數量:炮艦數28艘,噸位57,631噸;水雷艇24艘,噸位1,475噸,合計艦艇52艘,總噸位59,106噸。聯合艦隊人才濟濟,大多數艦長是畢業於西洋軍事院校的優秀人才,他們成為日本海軍的最重要力量。
軍夫體制
明治軍隊編制中的&ldo;軍夫&rdo;是一支與正規軍人不同的集團,在日清戰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軍夫起源於江戶時代,是藩閥軍後勤補給部門的編制,通稱&ldo;陣夫&rdo;。當時江戶百姓每年負擔國家規定的年貢和國役,而陣伕役本身就相當一種國役,屬於既有收入又履行國役的人氣職業,但也伴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