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康熙帝,怎麼感覺不對勁?(第1/2 頁)
康熙皇帝的好學是眾所周知的,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剛才李德全也暗暗提醒過,每日裡都要挑燈夜讀,對於兒子們也是一般極力培養,所以在康熙朝養出了好多個才能俱出眾的皇子。
康熙帝御書房裡書很是齊全,他多是看治國理政方面的書,這兒是康熙的御書房,像是《女則》《女訓》之類的書自然是沒有的,有沁柔也不想看,她對這些玩意兒是零容忍。
除非哪日腦子裹成了小腦,否則她看都不想看書目一眼。
但也不好太過,主要還不知道康熙是什麼脾性,就選了一本道家學說之類的書來看,就叫《關尹子》。
在後世可能比較偏僻,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更別提看了,就是在這個時期會去看的也不多,畢竟日學不綴、勤學苦讀多年,都是衝著科舉入仕去的,不是經年身居高位,誰會看這種哲學類的書籍。還是推崇順應自然!
這些八旗子弟,誰不是心氣兒高、銳意進取的,什麼順其自然,那就不在他們的書目裡。大概人人都覺得有能爬上最高位的命,大概對於權力的渴望,是與生俱來印在骨子裡的。
沁柔看了一會兒,沒怎麼看進去,說理性太強,不及史書有意思,那麼多的俊才英傑都在上面,只看字面描述就很精彩。
“這書皇上也看過!”沁柔一怔,她只隨手拿了一本,還是那麼偏僻的,上面也有人親筆寫下的註釋,沁柔雖然只看過康熙動了筆,字也沒看完全,但瞧著,也感覺像康熙帝的筆跡。
“閒暇無聊時翻過幾遍。”康熙帝說得漫不在意,似乎於他而言就是一件小事。還是一件不足提起的小事,可見其學識豐富,不愧為最好學的帝王!
翻過幾遍!怕是都耳熟能詳了吧!這種謙虛的說法,若是真的只信康熙帝翻過幾遍,那就真的是大傻子了,沁柔暗襯:估計連內容都能一字不落地默下來了。
沁柔心生敬佩,當年年幼時尚不懂事,但後來初高中時期卻是用心學習的,她若是有康熙皇帝這份刻苦,指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了。
“厲害!”沁柔敬佩,旁人閒暇無聊時也想不到看書,這個時候,女子閒暇之餘有去練習騎射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學規矩。
從先帝順治時期開始,就開始推崇漢人的文化了,但還是以滿人為主,只看先帝順治爺駕崩之時指定的四位輔政大臣就知道,都是滿人!
索尼,赫舍里氏,滿人;蘇克薩哈,葉赫納喇氏,滿人;遏必隆,鈕祜祿氏,滿人;大名鼎鼎的逆賊鰲拜,瓜爾佳氏,滿人。
順治帝是個短命的帝王,但也確實是個英明的君主,在他在位的短短十多年間,即便重用滿臣,不動搖滿人的根基,又不動聲色地用漢文化治國。將二者之間的關係平衡得很好!
可以說,如果不是死得早了些,絕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就算是唯一對他可以有說的部分,也是寵愛孝獻皇后過盛。
不過沁柔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孝獻皇后像漢人家精心培育出來的女子,孝順長輩、周全宮務、侍奉君主時周到貼心,簡直就是個完美賢內助。
與當今皇后有得一比。
不過成王敗寇,時運不濟,消香玉隕,唯一的親兒子又走在了前頭。人死燈滅,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沒誰會不要命地去給她說好話,誰讓宮中忌諱這個。
而!兒子肖父,康熙帝繼位以來,如今也是推崇漢文化治國。
“皇上果然是大毅力的人,說起來容易,但行起來難,旁人也都都懂得這個道理,卻還是少了恆心養成這個多看幾遍的習慣!”沁柔不動聲色地恭維了一句,生而有涯,學海無涯,不是誰都能靜下心看書的,尤其八旗子弟,有蔭封在,能入仕,大多不想走科舉的路子。
讀書太苦!
別說看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