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史官已提筆(第2/2 頁)
生猛丫鬟賣力的搖著扇子。
一眾護衛恭恭敬敬的站著。
程公公立在旁邊,彎著腰,一臉尊敬。
……
翌日,
朝堂上。
顧牧宣讀著他的旨意。
“……,……,……”
這些都是意料中的結果,那些效忠於顧牧的人,基本都獲得了賞賜。
原本屬於太后黨,後來歸誠的人低著頭,怪只怪他們站錯了隊,一次站錯隊,幾乎終身都不可能得到重用。
但,他們沒有想到,儘管如此,殿下也沒有降罪他們。
原本他們以為能保住一條命,哪怕是卸甲歸田,也心甘情願。
但殿下不僅沒有讓他們死的意思,也沒有罷黜他們官職的意思。
這是殿下在給他們機會啊!
顧牧繼續宣讀著:“……,……,……”
“沈丞相之子沈辭,護駕有功,封為大將軍。”
一瞬間,朝堂又安靜了下來。
他們都以為,一個多月前,殿下罰丞相禁足,是因為忌憚丞相位高權重,想要對丞相開刀。
但沒想到,這一來,直接提拔了丞相的兒子,沈辭。
雖然說,沈辭護駕有功,但如果不是殿下的心腹,又怎麼能知道殿下的計劃,在恰好的時機,帶兵攻城呢?
沈辭是丞相之子。
殿下提拔沈辭,其實是變相加強丞相的勢力啊!
他們都被騙了,殿下根本就沒有想對丞相開刀,而是信心滿滿,知道沒有丞相這一助力,也能扳倒太后。
所以故意禁足丞相,引得太后發動政變。
顧牧的這一措施,總的來說,百官是滿意的。
畢竟顧牧只宣佈獎,沒有宣佈罰。
這大概是這位殘暴的攝政王,在他們眼裡,最仁慈的一面了。
除了謝天謝地,沒別的可說。
效忠顧牧的,連生命都可以為殿下獻出,但他們沒想到,殿下沒死,反而扳倒了太后,他們緊跟著平步青雲。
感激都來不及,又怎麼可能不滿意呢?
唯有史官……
老皇帝是位明君,只不過能力有限,雖明卻無為。
但儘管如此,也培養出了一批剛正不阿的史官。
太后頭顱掛在京城城門口的那一幕,始終在他們腦海裡回想,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
他們在史記上記載著:
“南朝9年,攝政王顧牧與皇帝爭權,攝政王大獲全勝,割了太后的頭顱,掛於城門口,太后乃皇帝生母,死前雙目圓睜,死不瞑目。”
史記會一代代流傳。
十年、百年、千年。
世人讀史記,皆知南朝9年這一歷史時期的攝政王,殘暴異常,不論綱常理法,背離正義。
史官們握著筆,看著史記上記載的內容,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他們“如實”的還原了歷史,被他們記錄的攝政王,一定會遺臭萬年。
“看來你們深知,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的道理啊。”顧牧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身後,語氣隨意。
卻嚇得史官們停止背脊,僵在原地,冒出一陣冷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