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88師指揮部,張治中向第5軍全軍下達了命令,並迅速通報了友鄰第19軍。
87師257旅孫元良旅長率所部向廟行鎮增援;蘊藻浜北岸的261旅宋希廉旅長率該旅主力,由紀家橋渡河抄敵側背;88師師長俞濟時率全師從正面向敵反攻。
更令張治中驚喜的是,第19路軍也為反擊盡了自己的全力。
第6師副師長張炎率全軍僅剩的兩個團,由竹園墩向敵側背出擊。
突然的反擊大出植田意外,慌亂中忙命前線部隊回縮,但為時已晚。中國守軍三面夾擊,敵潰退之時一部被截留在金家宅、大小麥家宅一帶。殘敵拼死頑抗拒不投降。血戰至晚20時,槍炮聲才漸漸平息下來,植田眼看著自己手下的這千餘人被中國軍隊吃掉。
張治中臨危決斷,毅然於廟行反擊,痛殲日軍,一時引起國內外轟動。26日,蔣介石於南京統帥部向張治中發來賀電:&ldo;自經22日廟行鎮一役,我國我軍聲譽在國際上頓增十倍。連日各國輿論莫不稱頌我軍精勇無敵,而日軍聲譽則一落千丈。望鼓勵官兵,奮鬥努力,並為我代為獎慰。&rdo;
張治中手握電報,亦喜亦悲。悲則,第5軍忠勇官兵為痛殲勁敵也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其中長官就達八九十人,士兵千餘。更令他傷悲的是,88師262旅旅長錢倫體、副旅長陳普民雙雙陣亡。但望著戰場上遍地的日軍屍體,他也感到這些袍澤戰友的血沒有白流,他為這些可敬可愛的人而自豪。
日後,張治中在著《淞滬抗日作戰所得之經驗與教訓》一書上端端正正地寫道:&ldo;以我官兵作戰之勇,犧牲之烈,斯書殆亦不啻滴滴鮮血所寫成。&rdo;
而第19路軍官兵的傷亡與第5軍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國軍人的鮮血是熾熱的,奔湧的黃浦江感到融入自己懷抱的這股熱流
9 何應欽嚴令不得增援淞滬戰場
軍政部長何應欽嚴令各地中國軍隊,不得增援淞滬戰場。
2月28日,植田謙吉中將的全面攻勢最終破產了。植田盡了最大的努力,只是他碰到了出乎整個日軍意料的頑強抵抗。在他失敗的最後一刻,東京再次臨陣易帥,將幾年前曾擔任過日本陸軍大臣的白川大將派到了上海。
東京幾十年沒吃過敗仗了,他們更難以容忍無敵的皇軍在上海、在世界的眼皮底下戰敗。白川大將赴滬的同時,又一個緊急動員的日本師團和200架戰機飛臨淞滬戰場。這樣,進攻上海的日軍已達六七萬之眾,人數已略超中國第19路軍和第5軍總和。
但中國守軍苦戰月餘,人員傷亡巨大、疲憊交加、武器匱乏,與援兵不斷的日軍相比,顯然處於較大的劣勢。
2月29日,白川調整部署後,集中兵力向閘北八字橋、天通庵發動猛攻。戰鬥慘烈至極,19路軍在後續無望的情況下,每投入一個疲弱不堪的營、連,幾乎就要全部消耗在陣地上。當日,雙方形成拉鋸戰,陣地數得數失,守軍予敵重創,並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一名。
但面臨日軍隨時可能發動的新攻勢,第19路軍手中已無一兵一卒的援軍,處境艱難。
第19路軍指揮部,軍長蔡廷鍇中將眼窩深陷、表情沉重,不停地在屋裡來回踱著。總指揮蔣光鼐上將也是鐵青著臉,一言不發地坐著。自開虞來,1個月過去了,19路軍數次致電軍委會,請領彈藥、請求援兵,甚至連軍餉也在催請。自1931年10月起,第19路軍已5個月沒領到一份薪餉了,眼下全軍官兵鏖戰滬上,沒人提薪餉的事,甚至有人殉國在戰場上,中央卻拖欠著他們那少得可憐的津貼。弟兄們不提,作長官的卻於心不忍。
蔡廷鍇軍長親臨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