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5 頁)
是你何人,看你二人模樣挺親密的。”
“你管他是誰?難不成你也吃醋了?”
“那是當然,快些告訴我那人是你何人?你們乃是何關係?”
邱秀蓮翹嘴轉身:“就不告知你。”
皇甫天雄看了下外面,頭上太陽有些偏西,出來有些時間,想必他們要尋找起自己。“我是該走了。”
邱秀蓮顯然有些不捨,“我爹尚要呆上些時日,到時定要來後院找我啊!”
皇甫天雄點了下頭。回到前面,潘衛正著急地找皇甫天雄。
幾人要把住處安頓下來,因公務交接需要些時日,邱提刑官暫還不搬離後衙。
方秋獲便是讓潘衛和皇甫天雄去外找住處。皇甫天雄與小燕子便在附近找了三間臨街的樓閣,將行李搬了過去安頓下。
以後幾日,方秋獲除了與邱提刑官交接外,便是躲在衙門裡看歷年來的案卷。
有時遇到疑惑案卷便是將潘衛與皇甫天雄喚過去,三人共同研究起。
案卷中有不少案子已是順利斷了,但也是有著部分的案子模糊不清,甚至一些已是成為懸案。
方秋獲將幾起存疑的懸案挑了出來。
皇甫天雄順手拿過一件細細地看起,微黃的紙上面豎寫著兩楷字“卷宗”,翻看首頁,裡面卻是非常整齊漂亮繁體小字,密密麻麻排列在豎格內。
皇甫天雄仔細看起內容來,大中祥符九年,越州山陰發生命案,欽家年十七女兒餘秀茜被姦殺於家裡房中,經查證,秀才朱儒傑與其女已是暗中通姦一年又三月,因兩人發生口角,殺其與家中。
此可是前朝的案件了。
山陰縣初判兇手朱儒傑死刑,呈報越州府稽核,再由提刑司核實後,報審刑院備案,由大理寺、刑部再核實,獲准於秋後執行斬刑。
皇甫天雄又是翻看了一些堂上犯人的記錄,其中朱儒傑多次喊冤,而且多處在行刑後,承認殺了餘秀茜,之間又是未有具體周密的行兇殺人過程,而照他的口供看起,斷斷續續也非那般完整,前後且有著不一致之處。
皇甫天雄覺的甚是疑惑,這些細節都沒有證實便認為是兇手,太不夠謹慎了。
再看案卷主判官乃是時任山陰知縣杜學闕,在稽核簽名處分別是時任的越州府知州徐韌山、提刑官辛泰濟。
再翻看到卷宗後面,附帶著一份說明,乃是注於天聖四年,上寫著,朱儒傑父母因其兒之案屢屢向縣、州衙門上告狀子,要求衙門重審此案,以證其兒之清白。
“此案疑點甚多,當初怎麼就草草宣判了。”
潘衛拿過看起,“此乃前朝案件,相隔已是近二十年,兇手雙親仍是一直上告喊冤,那也足以表明兇手雙親對其兒犯案甚是懷疑!”
方秋獲點了下頭:“確有同感!”
皇甫天雄記得宋朝不是有登聞鼓嗎!史上曾說宋太祖趙匡胤為‘通下情’,特地設了登聞鼓院,普通百姓可透過登聞鼓進狀,而受理的乃直接是皇上,朝廷官員則不得干涉。
那朱儒傑為何不上登聞鼓院告御狀呢?
皇甫天雄不由提出了那朱儒傑為何不直接將案件告到京城!
“想來定是其中有人阻攔起!”潘衛道。
“看來此案當要重新審理番,無論是否真的冤案,也要查清事實!”
皇甫天雄知道,此乃是經過最高司法機構定的案子,想要翻案那是非常困難。
潘衛便是說出了其中的難點。
方秋獲點了點頭,捋須道:“可此案,如不重審,我便是於心不安啊。”
“義父大人,我倒有一法,不如我們暗中查起,若確是冤案,等查出其中之事實證據,便呈報上面再重新審理此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