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彈劾奏章(第2/6 頁)
肯定不能說他在歷史上聽說過,只能隨便找了個理由,解釋道:“兒子聽聞他在北平為官的時候就常喜歡趨炎附勢,四叔那兒但凡有個風吹草動他必然會去捧場的。”
現在的陳瑛如何他是不知道,但他可以結合歷史來說啊,反正這也是他的慣用伎倆了。
在這些都說完後,朱允熥又不忘補充一句,道:“兒子也是聽高熾提起來的。”
朱棣在倭國給他苦哈哈的賣力,他卻派人無北平偷家,這可就太不地道了。
更何況,他根本沒必要做這些。
為了將來能夠遷都北平,他很少之前就在北平佈防了。
但凡北平有個風吹草動,不用他專門打聽都能傳到他耳朵裡的。
說著,朱允熥又道:“父親,要不先看看內閣那兒還有彈劾茹瑺的奏章嗎?”
“要是沒有他的話,那就是陳瑛他自己因從早朝上國子監祭酒彈劾十一叔那兒找到了靈感,或者也是覺著父親是袒護十一叔的緣故。”
“所以想借此機會進入父親的視野,從而開啟他在都察院的突破口。”
“他從北平僉事的任上升遷上來才是多久,他也迫切下想要藉此機會嶄露頭角了。”
以陳瑛趨炎附勢的秉性來看,他還真有可能這樣做的。
只是,京師的水這麼混,可不是他這個外官短時間能搞明白的。
茹瑺是清丈鐵桿支持者的典型代表,要是能把茹瑺打趴下必會對清丈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
那些文官為了讓士紳能夠加入貿易公司才不情不願向朝廷妥協的,有了陳瑛帶的這個頭看到了阻礙清丈的希望又如何不會群起而仿之。
若真上綱上線茹瑺確實有些過錯,他們彈劾的不過只是茹瑺的過錯而已。
即便朝廷知道他們居心不良,可也沒辦法再抨擊什麼的。
陳瑛如此做還對他自身有什麼好處?
要他真的只是為了攀附朱標而弄巧成拙造成這個危機,不知道又會做何感想了。
“嗯,你先去。”
對朱允熥的建議,朱標也並沒反對。
“兒子馬上去。”
朱允熥應了一聲,隨之轉去文淵閣。
內閣自從成立那就是作為秘書存在的,這麼多年不管是老朱還是朱標都未曾提拔過。
即便他們有些什麼想法,在不被重視的打壓之中也很難派上用場。
因而,內閣眾人倒都一直安分守己,雖然趕著替皇帝批閱奏章如此重要之事仍然卑微如塵土,距六部尚書的位置相距甚遠,和歷史上風光無兩的閣老更是比都沒法比。
朱允熥進了內閣時,黃淮正與內閣成員批奏章。
當初他們被破格提拔進了內閣,本來以為批閱奏章能接觸到第一手的朝政。
這麼長時間過去,他們是率先接觸了朝政,但更多更像是書吏乾的那些事情了。
不管任何事情他們只有建議的權力,最後朱標是如何實行的還要看通政司的邸報。
看起來他們好像是朝廷的幕僚,更多時候還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地位,根本沒有幕僚該有的尊重。
如此之久一直不得升遷,有的人已經開始煩躁了。
“拜見太子殿下!”
朱允熥輕咳了一聲,眾人趕緊起身見禮。
“這兒都是批完的?”
朱允熥隨便翻了幾本,道:“可還再有彈劾茹瑺的?”
好幾百本的奏章憑他字跡無論也沒辦法在短時間之內找到的。
黃淮看了看其他成員一眼,問道:“有嗎?”
畢竟是替皇帝批奏章的自然不能馬虎,凡閣員們批閱過的都必須得讓黃淮過了眼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