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落魄的李家(第2/6 頁)
所教授的都是些實用的技能,只要能用心把這些東西學以致用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的。
“好,這就挺好。”
“要是今年考評優秀,多少也能升一些了吧?”
每年考評大部分官員都能得一個優秀,這畢竟關於一個人此後的仕途是否順暢的,只要不是太不像話基本都是優秀。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誰都不知道這些人的官位將來是否會在他們之上,能與人為善還是儘量不要四處樹敵為好。
所以,很多人即便是考評優秀頂多也只是平調,只有極少部分之人才能因此得到升遷。
這知縣不知是否是因當著朱允熥的面,反正回答的倒是還挺中規中矩的,也沒因並沒有希望的升遷而有絲毫的頹廢。
“學生入學之前也曾想著走仕途做大官,在職大學習了幾年臣終於明白了,人生的價值並不在做官之上,能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等有朝一日纏綿病榻之際能問心無愧說一聲這世間沒白來就行了。”
從職大的小中學開始,便在教授人生價值的重要性了。
匠人的地位再怎麼高,總歸是比不過權柄更讓人迷戀。
要不能讓學生樹立做做官比當個匠人高尚的想法,至少會有一部分人窮極一生入仕科舉了。
隨著民間產業的增多,也給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崗位,他們不再寄希望於子弟儘早養家餬口,而是有了拿出一定的金錢精心培養子弟,讓子弟將來能過上強於他們日子的想法。
,!
在這幾年,職大選擇走入仕之路的人就明顯增多。
為了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也是因朱允熥確實是不需要了,黃觀都從戶部侍郎的位置上退下來只負責職大了。
“你能這樣想就好。”
“不要為了做官而做官才能做一個好官,而只有做一個好官才能不負你這麼多年的寒窗苦讀,將來是否能夠青史留名先不說,至少能在將來說一聲問心無愧。”
朱允熥對定遠知縣勉勵幾句,這才道:“先把百姓遣散了吧。”
由定遠衙役遣定遠百姓才是最合適的,虎威營軍卒去做這些事情很容易生起矛盾來。
“是。”
“臣馬上就去。”
在定遠知縣的親自帶領之下,衙役們很快便組織百姓有序從碼頭上退了出去。
這些人只為見朱允熥一面,自然已經見到了也就沒必要再繼續僵持了。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除了衙役沿著主幹道站哨之外,再不見有一個平民百姓了。
錦衣衛軍卒抬著軟轎分別抬著臨安夫妻和李諾,李芳和李靜隨朱允熥騎著馬一塊往李家舊宅而去。
軟轎也能坐下,其實完全沒必要讓他們兄弟一塊去騎馬。
朱允熥之所以如此做,也是為給臨安一家撐腰。
有了這麼一下,他們在定遠至少不會再面臨在江浦時那樣的窘境。
朝廷都還沒治罪臨安,又怎能被那些捧高踩低之人去輕視。
很快,在沿街百姓的叩拜之中,朱允熥領著臨安一家到達了李家的宅子。
早在幾天之前,就有人把宅子收拾了出來。
李祺顛簸了一路,在軟轎上就睡著了。
臨安護著李祺透過軍卒送進臥房之時都還沒醒,孫醒給李祺號了脈又開了個安神的藥方。
為了能更好的減輕臨安的負擔,朱允熥還找了伺候的丫鬟。
見兩小丫鬟伺候的還挺不錯,臨安這才追著朱允熥給跑了出來。
“允熥,阿芳他見識不多,你能不能幫著他把你姑丈的墳地安排一下。”
李祺現在的情況特別不好,這是遲早都要面臨的,既然已經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