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至1038頁(第1/5 頁)
老劉接在手中抿嘴眯眼地認真審閱著,他的和顏逐漸被嚴肅替代:“寫的不錯!”愣愣站著等候的小海波終於等到了滿意褒獎,樂得連倦意都消失了:“那今天您能替我發出去嗎?”“當然能,不過,這個字如果這樣修改一下效果就會大不一樣。”老劉的循循善誘還是有一套的,從頭至尾,他都沒給孩子帶去絲毫工作時的氛圍。
爺孫倆就跟在玩一樣默契地同伏案上,一個解說,一個聆聽。
走過來的婭琴原本是要招呼他倆去吃早飯的,看見兩人的認真樣子就不忍心地踮著腳尖退了回去,她隔著縫隙窺視著老劉的提筆移動、海波會意地頻頻點頭,等到海波抬起頭來對著爺爺現出天真時她才重新走了出來。
“還有,”老劉瞥了一眼婭琴接著說:“你得把它翻譯過來。”
“知道,我這就重新去寫,馬上就好”他收拾收拾便活蹦亂跳的去了自己的房間。老劉這時才向妻子豎起了大拇指,滿意的說:“小傢伙寫的真不賴!耳濡目染可改人生,後生有望啊。”
原來,海波採用的是對聯形式,不失童心地表達出了心裡所想。上聯是:高山白雲兩地飄逸連我心,下聯為:月隱月浮一江奔騰不斷流。橫批最有寓意:兩國一家親。劉思敏只是引導他將上聯的‘高山’修改為‘山澗’,並且對這一字之差的道理進行了詳盡細緻的解釋。婭琴有所悟的說:“興許,他是喜歡上了這裡。”
的確如奶奶悟!小傢伙的稚嫩靈魂已經對於受人尊敬與尊敬別人有了過早的認知。
婭琴本人也隨著群情激奮之下一浪高過一浪的工農業大生產的熱火朝天中更加完善了自己,為響應中央政府‘一定要做好民族大團結’的統一指示精神,她的足跡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踏遍了四十六個民族鄉鎮,整理完善了一整套為偏遠鄉村婦女和兒童的掃盲計劃;忘我的工作也結出了寶貴碩果,為此,也得到了組織給予她的多次表彰。每每這時,她總是這麼說:“我沒有理由不去這麼做,我的弟弟和我的兒子就是我的榜樣。”
曾經的撕心裂肺與痛苦演繹成如今的榜樣和驕傲,奪目耀眼的光環給她帶來了多重身份的榮光,推動著她發奮向前的步伐也就更加堅定有力,儘管每日操持內外,每週她都要抽出兩個晚上加強對英、日兩國文子的鞏固,讀報、做筆記的良好養成從沒停止。
老劉見她這樣也是疼在心裡,喜在眉梢,漸漸便也習慣與她圍坐在一盞燈下閱讀檔案,默默作陪。他的這一變化也驅走了婭琴時有的睏乏。
有一次,她有意凝視著他,用日文對他說出了埋在心中的肺腑:“你給了我真正的幸福,真正的一個家。”原來持反對意見的他在認知上也發生了明顯改變,雖然聽不懂她在說些什麼,態度卻是溫和的真假有別:“別對我說這些,影響我的工作,等學好了和他們說去。”她莞爾一笑,把他的最後一句作為了學習動力。
巧合的是,在少之甚少的婦女問題交流會上她結識到了幾位美、日友好人士,從而彌補了她發音上的不足,現在發出的口音連小孫子聽了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並且還說:“奶奶和外國人說話都快分不出來了。”
生活中遇到不滿意的事也是常有的,有一次是在臨近休息時,她斟酌再三還是把自己的發現說給了老劉:“哎,最近我怎麼覺著要把工作精神落實到基層越來越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好些地方我都有些想不明白。”劉思敏伸了一個懶腰故作安靜地送給她一個擦邊球:“你應該知道,國家的底子現在還很薄嘛,毛主席都在想辦法,這不,老冷的天,前月還去訪了莫斯科。暫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不久就會慢慢被攻克,你就放手去做吧。”“可是眼下……”丈夫用手勢阻止了她:“該熄燈休息了,別弄醒了娃兒。”
經他這麼一說,婭琴便不再往下問,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