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吃苦耐勞一(第1/2 頁)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說是百裡挑一一點都不過分。小學畢業就有一部分學生進入社會,初中畢業能進入高中學習的並不多,等到高中畢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考入大學。
就是考上一個中專也是讓人高興不已的事情,鐵飯碗到手了。
與幾十年後相比,八十年代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比例更高,貧困學生也更多。
張教授用了很短時間就說好了十幾個願意放寒假後願意留下在無線電廠幹一個星期再回家的學生。
這些學生都是無線電系的學生,是張教授在很小的範圍內就找來的。
二月一號是大年三十,王衛東跟這些學生商量好從一月十五號開始幹一個星期。
“白天工廠工人幹到下午四點,你們四點半到這裡,工廠給你們準備一頓晚飯,然後你們就開始幹活。”王衛東說道。
王衛東先給他們做示範,要生產的收音機很簡單,只有兩個火柴盒拼起來那麼大的一個盒子,沒有指標,電路板上只有八九個元件,一個電源開關和一個耳機插孔。
收聽的時候插上耳機開啟電源開關就可以了。
八十年代能夠上大學的都是心靈手巧的孩子,而且還是無線電系的,他們看一遍就足夠了。
王衛東給他們每一個分配完電子元件後說道:“我回辦公室,你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就進來問我。安裝一臺兩毛,多勞多得!”
他回到辦公室關好門開啟電視劇用很小的聲音看著電視。他躺在床上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王衛東突然被一個人推了兩下。
王衛東睜開眼睛看見一個戴眼鏡的學生正俯身看著他。
“怎麼了?你們要回去了嗎?”王衛東問道。
“你分配的元件用的差不多了,再發一批吧。”那個學生說道。
王衛東看了看手錶,已經快晚上九點半了。
“不是說大學晚上十點關門嗎?再不回去就來不及了!”王衛東說道。
“我們大家商量好了,今天晚上幹一個晚上,明天早上回學校睡覺。”學生答道。
王衛東讓自己腦袋清醒一下問道:“你們都想幹一個整夜不休息?”
“是!”學生答道。
王衛東下床走到外面然後招呼幾個學生幫他從倉庫裡往外搬裝電子元件的盒子。
搬完之後王衛東沒有回辦公室休息而是站在旁邊看著十幾個學生安裝收音機。
他驚訝的發現十七個學生們自動的分成兩組,一組十四個人把電子元件焊在電路板上,另外三個負責把焊好的電路板安裝進小塑膠盒。
這樣分工合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不少。
王衛東低頭清點已經安裝好的收音機然後與學生核對完數目後把收音機搬進倉庫。
為了節約成本,這些收音機連包裝盒都沒有。
等從南方訂購的單耳耳機到貨後和這些收音機一起運到學校就行了。
做好這些事情王衛東又在外面看了一會,這些大學生幹活的速度比白天干活的工人高很多。
王衛東一邊往辦公室走一邊在心裡感嘆八十年代大學生的心靈手巧和吃苦耐勞。
再一次躺在床上睡覺,王衛東睡的很輕,根本睡不實。
早上五點半王衛東拎著燒水的鐵皮壺走出工廠。
他買了六七斤油條和一鐵皮壺豆漿回來。
從下午五點開始,這些大學生幹了超過十二個小時!
“今天就到這裡吧,吃完東西收拾收拾工廠的工人就要來上班了。”王衛東說道。
把手裡的收音機安裝完,看著學生們狼吞虎嚥的吃東西,王衛東在一邊清點收音機。
和昨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