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次交鋒(第2/2 頁)
蘇修撫著頜下的幾樓長鬚,面上含笑,“薇兒不必如此自謙,路上為父已經考較過你的學問,底子還是不錯的,能在那種環境下還有如此紮實 的基礎,可見你的聰慧和勤奮,為父心中十分欣慰。”
“現在既然回來了,就和家中兄弟姐妹一起,入家中族學吧。”
說著站起了身,“雖然女孩兒不用考科舉走仕途,但是多讀些書,知史明理,總歸是不錯的。”
蘇家是詩書傳家,老家在青州饒城,是當地望族。蘇修自己,就是當年的探花郎,名動天下。
可惜老二蘇維,老三蘇炳,老四蘇林,皆沒有蘇修那樣,讀書有成。
蘇林還好,起碼中了進士。
蘇維和蘇炳倆人,卻是止步於秀才,再也沒有寸進。
後來年紀大了,就放棄了科舉。
不過蘇維雖然讀書不行,做生意卻頗有天分,這些年,蘇家的鋪子田莊,都是他在經營,倒也有聲有色。
一大家子的吃穿嚼用,都是靠自家賺來的銀子,楊氏在府中,自然有底氣。
蘇炳卻是無論讀書做生意,一概不行,只喜歡吃喝玩樂,鬥雞走馬,一身的紈絝習氣。
前幾年,由蘇修幫忙,才做了個從九品下的小官,國子監錄事。
這是清閒至極的衙門,領的俸祿自然也少,蘇炳卻渾不在意,每日只是興興頭頭地去點個卯,然後就是和一幫閒散子弟吃喝玩樂。
反正家中又不指著他那點銀子養家。
蘇家並未分家,一切都是公中的來。
話雖如此,但眼看著楊氏吃的穿的戴的用的,樣樣比自家強,馬氏哪裡能嚥下這口氣?
只是自家夫婿不行,她自然沒有底氣,只得生生壓抑自己。
蘇家本家,都在饒城當地,家中設有族學。
為了方便自家孩子上學,也為了家中子弟上京趕考有個地方,蘇修在相府的西南角,設了一個小的族學。
請來的幾位先生,也是有名的大儒,在京中頗有幾分名氣。因此說蘇氏族學,一般指的是京城蘇家。
蘇修並不像是時下一些老古董,認為女兒讀書無用,相反,他積極鼓勵自家女兒讀書,並在族學中讓家中子侄和女孩兒們一起學習。
只是待到會試班時,就不讓女孩再上了。
在他眼中,姑娘們讀書的目的,除卻明理外,也是為了博個好名聲,最終歸宿,還是得有個好婆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